面面俱到点评Web安全原理与技术分析

ZDNet软件频道 时间:2009-11-30 作者: | 比特网 我要评论()
本文关键词:应用安全 Web安全
Web服务是指采用B/S架构、通过Http协议提供服务的统称,这种结构也称为Web架构,随着Web2.0的发展,出现了数据与服务处理分离、服务与数据分布式等变化,其交互性能也大大增强,也有人叫B/S/D三层结构。

  一、Web安全不仅仅是互联网才需要

  Web服务是指采用B/S架构、通过Http协议提供服务的统称,这种结构也称为Web架构,随着Web2.0的发展,出现了数据与服务处理分离、服务与数据分布式等变化,其交互性能也大大增强,也有人叫B/S/D三层结构。互联网能够快速流行得益于Web部署上的简单,开发上简便,Web网页的开发大军迅速超过了以往任何计算机语言的爱好者,普及带来了应用上繁荣。J2EE与.NET的殊途同归,为Web流行扫清了厂家与标准的差异;众望所归,SOA选中Web2.0作为其实现的基本工具之一(使用最广的),Web架构从互联网走进了企业内部网络,新业务系统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系统架构师选择了Web架构,与熟悉它的人如此广泛是分不开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那个经典的理论:简洁的最容易流行。

  简单与安全好象总有些“矛盾”,浏览器可以直接看到页面的Html代码,早期的Web服务设计没有过多的安全考虑,人性本善,技术人员总是相信人都是善良的!但随着Web2.0的广泛使用,Web服务不再只是信息发布,游戏中的装备交易、日常生活中网上购物、政府行政审批、企业资源管理…信息价值的诱惑,人的贪婪开始显现,不是所有的人都有Web设计者的“大同”思想,安全问题日显突出了。

  2008年网络安全事件统计最多是:SQL注入与“网页挂马(木马)”。因为这是“僵尸”网络发展新“会员”的基本工具,而僵尸网络的经济与政治“价值”,这里就不用说了。SQL注入与“网页挂马”主要就是针对Web服务的,传统的安全产品(UTM/IPS)都有些力不从心。

  互联网是个人思想展现的乐园,也是世界级的、虚拟的“另一个”社会,既然大家都是虚拟的、带着面具的,要变成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利益,还需要一些转换才可以兑现,但SOA把Web架构带入企业内部网络,这里的网络世界是“真实的”,利益是可以直接兑现的,Web安全问题变得刻不容缓。

  二、Web架构原理

  要保护Web服务,先要了解Web系统架构,下图是Web服务的一般性结构图,适用于互联网上的网站,也适用于企业内网上的Web应用架构:

  

  图

  用户使用通用的Web浏览器,通过接入网络(网站的接入则是互联网)连接到Web服务器上。用户发出请求,服务器根据请求的URL的地址连接,找到对应的网页文件,发送给用户,两者对话的“官方语言”是Http。网页文件是用文本描述的,HTML/Xml格式,在用户浏览器中有个解释器,把这些文本描述的页面恢复成图文并茂、有声有影的可视页面。

  通常情况下,用户要访问的页面都存在Web服务器的某个固定目录下,是一些.html或.xml文件,用户通过页面上的“超连接”(其实就是URL地址)可以在网站页面之间“跳跃”,这就是静态的网页。后来人们觉得这种方式只能单向地给用户展示信息,信息发布还可以,但让用户做一些比如身份认证、投票选举之类的事情就比较麻烦,由此产生了动态网页的概念;所谓动态就是利用flash、Php、asp、Java等技术在网页中嵌入一些可运行的“小程序”,用户浏览器在解释页面时,看到这些小程序就启动运行它。小程序的用法很灵活,可以展示一段动画(如Flash),也可以在你的PC上生成一个文件,或者接收你输入的一段信息,这样就可以根据你的“想法”,对页面进行定制处理,让你每次来到时,看到的是你上次设计好的特有风格,“贵宾的感觉”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更何况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你不认识的人还对你如此“敬仰”,服务得如此体贴…

  “小程序”的使用让Web服务模式有了“双向交流”的能力,Web服务模式也可以象传统软件一样进行各种事务处理,如编辑文件、利息计算、提交表格等,Web架构的适用面大大扩展,Web2.0可以成为SOA架构的实现技术之一,这个“小程序”是功不可没的。

  这些“小程序”可以嵌入在页面中,也可以以文件的形式单独存放在Web服务器的目录里,如.asp、.php、jsp文件等,并且可以在开发时指定是在用户端运行,还是在服务器端运行;用户不再能看到这些小程序的源代码,服务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这样功能性的小程序越来越多,形成常用的工具包,单独管理,Web业务开发时,直接使用就可以了,这就是中间件服务器,它实际上是Web服务器处理能力的扩展。

  静态网页与“小程序”都是事前设计好的,一般不经常改动,但网站上很多内容需要经常的更新,如新闻、博客文章、互动游戏等,这些变动的数据放在静态的程序中显然不适合,传统的办法是数据与程序分离,采用专业的数据库。Web开发者在Web服务器后边增加了一个数据库服务器,这些经常变化的数据存进数据库,可以随时更新。当用户请求页面时,“小程序”根据用户要求的页面,涉及到动态数据的地方,利用SQL数据库语言,从数据中读取最新的数据,生成“完整”页面,最后送给用户,如股市行情曲线,就是由一个不断刷新的小程序控制。

  除了应用数据需要变化,用户的一些状态信息、属性信息也需要临时记录(因为每个用户都是不同的),而Web服务器本来是不记录这些信息的,只管答复你的要求,“人一走茶就凉了”。后来Web技术为了“友好”互动,需要“记住”用户的访问信息,建立了一些“新”的通讯机制:

  ◆Cookie:把一些用户的参数,如帐户名、口令等信息存放在客户端的硬盘临时文件中,用户再次访问这个网站时,参数也一同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就知道你就是上次来的那个“家伙”了

  ◆Session:把用户的一些参数信息存在服务器的内存中,或写在服务器的硬盘文件中,用户是不可见的,这样用户用不同电脑访问时的贵宾待遇就同样了,Web服务器总能记住你的“样子”,一般情况下,Cookie与Session可以结合使用

  Cookie在用户端,一般采用加密方式存放就可以了;Session在服务器端,信息集中,被篡改问题将很严重,所以一般放在内存里管理,尽量不存放在硬盘上。

  到此,我们清楚了,Web服务器上有两种服务用数据要保证“清白”,一是页面文件(.html、.xml等),这里包括动态程序文件(.php、.asp、.jsp等),一般存在Web服务器的特定目录中,或是中间间服务器上;二是后台的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等,其中存放的数据的动态网页生成时需要的,也有业务管理数据、经营数据。

  还有一个问题应该提一下,就是浏览器给用户电脑带来的安全问题,因为Web可以对本地的进程、硬盘操作,可以把木马、病毒放到你的电脑上来,Web架构中使用“沙漏”技术提供安全保护,就是限制页面中“小程序”的本地读写权限,但限制毕竟不能不让其“工作”,所以多数情况下在写入时给出提示,让你自己选择,大家经常看见有进程在安装程序进入你的电脑,但绝大多数人分不清是否应该,要么一概不许,造成很多事情做不了(很多下载与游戏就只能看着),要么“大胆”接受,大门敞开,听天由命。这里主要分析服务器端的安全,客户端的安全再行考虑。

  三、Web架构中的安全点分析

  从Web架构上可以看出,Web服务器是必经的大门,进了大门,还有很多服务器需要保护,如中间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我们这里不考虑网络内部人员的攻击,只考虑从接入网(或互联网)来的攻击,入侵者入侵的通道有下面几个:

  1、服务器系统漏洞:Web服务器毕竟的一个通用的服务器,无论是Windows,还是Linux/Unix,都不可少的带有系统自身的漏洞,通过这些漏洞入侵,可以获得服务器的高级权限,当然对服务器上运行的Web服务就可以随意控制了。除了OS的漏洞,还有Web服务软件的漏洞,IIS也好,Tomcat也好,同样需要不断地打补丁。

  2、Web服务应用漏洞:如果说系统级的软件漏洞被关注的人太多了,那么Web应用软件的漏洞数量上就更多了,因为Web服务开发简单,开发的团队参差不齐,并非都是“专业”的高手,编程不规范、安全意识不强、因为开发时间紧张而简化测试等,应用程序的漏洞也同样可以让入侵者来去自如。最为常见的SQL注入,就是因为大多应用编程过程中产生的漏洞。

  3、密码暴力破解:漏洞会招来攻击容易理解,但毕竟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破解密码却十分有效,而且简单易行。一般来说帐号信息容易获得,剩下的就是猜测密码了,由于使用复杂密码是件麻烦而又“讨厌”的事,设置容易记忆的密码,是绝大多数用户的选择。大多Web服务是靠“帐号+密码”的方式管理用户帐户,一旦破解密码,尤其是远程管理者的密码,破坏程度难以想象,并且其攻击难度比通过漏洞方式要简单的多,而且不容易被发觉。在知名的网络经济案例中,通过密码入侵的占了接近一半的比例。

  入侵者进入Web系统,其动作行为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

  ◆让网站瘫痪:网站瘫痪是让服务中断。使用DDOS攻击都可以让网站瘫痪,但对Web服务内部没有损害,而网络入侵,可以删除文件、停止进程,让Web服务器彻底无法恢复。一般来说,这种做法是索要金钱或恶意竞争的要挟,也可能是显示他的技术高超,拿你的网站被攻击作为宣传他的工具。

  ◆篡改网页:修改网站的页面显示,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也是公众容易知道的攻击效果,对于攻击者来说,没有什么“实惠”好处,主要是炫耀自己,当然对于政府等网站,形象问题是很严重的。

  ◆挂木马:这种入侵对网站不产生产生直接破坏,而是对访问网站的用户进行攻击,挂木马的最大“实惠”是收集僵尸网络的“肉鸡”,一个知名网站的首页传播木马的速度是爆炸式的。挂木马容易被网站管理者发觉,XSS(跨站攻击)是新的倾向。

  ◆篡改数据:这是最危险的攻击者,篡改网站数据库,或者是动态页面的控制程序,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很不容易发觉,是最常见的经济利益入侵。数据篡改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比如:购物网站可以修改你帐号金额或交易记录,政府审批网站可以修改行政审批结果,企业ERP可以修改销售定单或成交价格… 有人说采用加密协议可以防止入侵,如https协议,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首先Web服务是面向大众的,不可以完全使用加密方式,在企业内部的Web服务上可以采用,但大家都是“内部人员”,加密方式是共知的;其次,加密可以防止别人“窃听”,但入侵者可以冒充正规用户,一样可以入侵;再者,“中间人劫持”同样可以窃听加密的通讯。

  四、Web安全产品分析

  围绕Web服务的安全,产品可以说五花八门,最基本的是接入网入口的UTM网关,其中IPS功能与防DDOS功能是Web服务器系统级入侵的直接防护,但UTM是通用的边界安全网关,非“专业的”Web入侵防护,一般作为安全的入门级防护,这里不细说。这里主要分析专为Web服务开发的安全产品,大概有下面几方面的产品:

  1、网页防篡改产品:

  防护未知攻击是难的,但看好我自己的“家底”是相对容易的。因此,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网页防篡改技术,保持自己的“纯洁”,起码对社会不会造成大危害。网页被篡改产品出现在Web早期,几经风雨,各厂家技术逐渐统一。网页防篡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对Web服务器上的页面文件(目录下文件)进行监控,发现有更改及时恢复。所以该产品实际是一个“修补”的工具,不能阻止攻击者的篡改,就来个守株待兔,专人看守,减少损失是目标,防篡改属于典型的被动防护技术。

  网页防篡改产品的部署:建立一台单独的管理服务器(Web服务器数量少可以省略),然后在每台Web服务器上安装一个Agent程序,负责该服务器的“网页文件看护”,管理服务器是管理这些Agent看护策略的。

  我们先分析一下“页面文件看护”技术的变迁:

  

  a)第一代技术,把Web服务器主目录下的文件做一个备份,用一个定时循环进程,把备份的文件与服务使用的文件逐个进行比较,不一样的就用备份去覆盖。网站更新发布时,则同时更新主目录与备份。这种方法在网站大的情况下,网页数量巨大,扫描一遍的时间太长,并且对Web服务器性能也是挤占。

  b)第二代技术,采用了Hash算法,对主目录下的每个文件做Hash,生成该文件的“指纹”,定时循环进程直接计算服务用文件的Hash指纹,然后进行指纹核对,指纹一般比较小,比较方便;指纹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不怕仿制。

  c)第三代技术,既然网站上页面太多,三级以下页面的访问量,一般使用呈指数级下降,没人访问当然也不会被篡改,在这些页面重复扫描是不划算的。改变一下思路:对文件读取应该没有危险,危险的是对文件的改写操作。若只对文件被改变时才做检查,就可以大大降低对服务器资源的占用;具体做法是:开启一个看守进程,对Web服务器的主目录文件删改操作进行监控,发现有此操作,判断是否有合法身份,是否为授权的维护操作,否则阻断其执行,文件不被改写,也就起到了网页防篡改的目的。这个技术也称为事件触发防篡改。

  这种技术需要考验对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熟悉程度,但黑客也是高手,你的看护进程是用户级的,黑客可以获得高级权限,绕过你的“消息钩子”,监控就成了摆设。

  d)第四代技术,既然是比谁的进程权限高,让操作系统干这个活儿,应该是最合适的,黑客再牛也不可能越过操作系统自己“干活”。因此,在Windows系统中,提供系统级的目录文件修改看护进程(系统调用),防篡改产品直接调用就可以了,或者利用操作系统自身的文件安全保护功能,对主目录文件进行锁定(Windows对自己系统的重要文件也采取了类似的防篡改保护,避免病毒的侵扰),只允许网站发布系统(网页升级更新)才可以修改文件,其他系统进程也不允许删改。

  这个方法应该说比较彻底,但可以看出,以后防篡改技术将成为操作系统的“专利”了,安全厂家实在是不愿意看到的。好在目前Linux还没有支持。

  网页防篡改系统可以用于Web服务器,也可以用于中间件服务器,其目的都是保障网页文件的完整性。

  网页防篡改对保护静态页面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动态页面就没有办法了,因为页面是用户访问时生成的,内容与数据库相关。很多SQL注入就是利用这个漏洞,可以继续入侵Web服务器。

  到目前为止,很多网页防篡改产品中都提供了一个IPS软件模块,用来阻止来针对Web服务的SQL注入、XML注入攻击。如国内厂家的WebGuard、iGuard、InforGuard等产品。


百度大联盟认证黄金会员Copyright©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09041801号-159
京公网安备:11010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