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任何一项技术或应用几乎都没有经历过类似3G这样热闹的争论场面,为什么3G从一开始浮出水面就受到如此的殊遇?诚然这离不开互联网的功劳。互联网拉近了人们沟通的距离,在互联网大平台上,人们可以更方便的发表意见、碰撞观点,全球巨大的网民基数使一条信息能瞬间传遍世界。无论任何事物,相对过去,在今天都增加了互联网炒作的色彩,其实某些事物并不是像网上谈论的那么严重,类似问题在过去同样存在,只不过过去没有互联网类似的大平台,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思想碰撞也比较少而已,所以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一些事物包括3G,就必须剔除互联网的炒作色彩。因此,从互联网炒作开始,笔者为3G揭开一层层面纱,借此抛砖引玉。以下的分析也许缺乏很强的系统性,但旨在为大家提供思考问题的某些因素考虑。
一、互联网媒体炒作的误区
移动网络的更新换代很正常,专家预测移动网络几乎每十年都要更新换代一次。回顾中国的移动网络发展,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模拟)过渡到第二代通信网络(GSM)的过程中,几乎很少听到有人去争论上不上2G的问题,网络几乎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换代,对外界看来这是几乎没有争议的过渡。但可以客观的对比一下,当初面临的过渡到2G,和现在的过渡到3G是有些相似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当时的1G用户数很小,完成过渡相对很容易,需要的投资相对很小,和现在面临的3G更新换代的成本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同样不可否认的是,1G用户再少、过渡再容易,也是需要国家或企业投入资金的,也许这笔资金相对现在很少,在90年代看来就可能不是一笔小数目,1G的网络现在看来确实需要淘汰,在90年代看来却同样是巨大的国有资产,同样仍有利用价值,试想如果当初就有互联网,上不上2G的问题同样也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但现实的1G过渡2G是如此平静,国家或企业做出的决策是如此果断,不受外界的干扰。
我们也承认3G目前确实面临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牵绊着中国的3G部署,但也同样客观地认为,造成现在3G争论热火朝天的现状,让人们觉得3G再不上就会天下大乱的假相,与互联网媒体的炒作是脱不了干系的。若没有互联网的炒作,相信政府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考虑有节奏、步骤的上马3G。
因此,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应撇开炒作的成分,更客观、理性的处理。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的炒作,3G的争论就可能不会像现在一样让人们有3G已经刻不容缓的错觉了,包括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商、用户等在内的群体就会更加理性的看待3G,尤其设备商也可能会减少盲目投资的风险。当然这里不是在否定互联网的作用,而是提醒人们应该试着剔除互联网媒体炒作的因素,更客观的去看待任何事物或事件。
二、3G没有市场需求的误区
围绕3G争论最多的应该就是3G市场在哪里,即3G的市场需求,北京邮电大学的阚凯力教授也提到,当前没有必要很快发放3G牌照。他分析说,现有的GPRS和CDMA1X网络已经能够提供无线宽带业务,且开展得很不充分,这说明目前3G没有明显的社会需求。如果只靠没有社会需求就断言不应该上3G,其实是很站不住脚的。
一个经典的故事耳熟能详,推销鞋子的故事:美国的两个鞋厂的推销员去非洲土著推销鞋子,一个回来说当地人不穿鞋子,鞋子没有市场,另一个回来说,当地人虽然不穿鞋子,但只要说明穿鞋子的好处,引导消费,通过"体验营销",市场潜力将非常巨大。类似的故事还有向爱斯基摩人推销冰箱、向和尚推销梳子等。这里面虽然含有营销技巧的成分多,但可以证明一个问题,市场并不是先天就存在的,是要靠动脑筋、有技巧地去挖掘的。
3G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要被看不到市场吓倒。其实上3G和3G市场需求又像鸡和蛋的关系,争论到底谁先到来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市场,要像第二个推销员一样,虽然没上3G,但我们能找到吸引用户的业务或应用。3G的市场需求是要靠挖掘的、靠业务激发的。
诺大的3G产业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是否看到以及看到怎样的市场需求,可能因人而异。运营商、设备商、SP/CP、政府现在急需解决的是从各自角度如何找到能带动3G产业发展的业务或应用。某些增值业务的引进和发展,都是在为3G应用做铺垫,如IPTV、网络游戏。
三、TD-SCDMA决定中国3G时间表的误区
TD-SCDMA标准中中国仅拥有7.3%的专利权,但毕竟是中国迈向国际标准最大的一步,理应受到国家的保护和援助,从TD-SCDMA的研发、论证、测试等进程中,我们清楚的看到政府给予的重视和偏爱。
同样,政府也很关爱中国的3G产业发展,3G产业毕竟是更大范畴的课题,发展3G是一个综合、全局性的考虑,如果只从TD-SCDMA的角度来决策中国的3G,是本末倒置的,中国不是因为TD-SCDMA才上3G的,TD-SCDMA是国有专利含量相对最高的标准,给予一定的政策保护和优惠是合情合理的。从发展TD-SCDMA产业来讲,把它交给越有实力的运营企业越好。但能否成为现实很难讲,因为国家需要寻找一平衡点,既会考虑支持TD-SCDMA,也会考虑其他企业的发展。
四、英德等国惨败3G的阴影
一直萦绕在3G周围的阴影就是英德等国上3G的惨痛教训。每谈3G几乎必提的都有国外3G运营的经验教训,但并不是别人失败了,我们就不会去做了,而且好多事情已经时过境迁,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可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不去碰。
英德等国之所以惨败3G,脱不开当时对3G的狂热炒作,运营商、设备商都没搞清楚3G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的时候,就拼命投钱,政府本想从3G牌照中赚一笔,结果就害了整个产业,本国运营商因竞标3G牌照而负债累累,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运营3G。而且欧洲的文化背景也有别于其他地区,欧洲的人们一般只把手机当作一种通信工具,并没有想过它也可以是一种娱乐工具,这对3G业务的启动存在很大的抑制作用。
中国的背景和英德不同,我们可以吸取他们的教训,但我们仍要阔步前行,结合本国的文化和国情。中国3G牌照的多寡以及如何发到运营商手中,应该在国有资源、产业发展和企业承受力之间有个权衡。3G产业的应用开发,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西合璧。如,网络游戏目前比较盛行,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中国韵文的历史题材,这些都可以引到网络游戏或其他增值业务中,网络游戏也在如此做,"仙剑奇侠"、"三国志"等。
责任编辑:李宁
欢迎投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