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研究院今日发表了一篇文章,站在大众的角度剖析了什么是瞪羚(Gazelle)浏览器和为什么公司研究员们认为它是必要的。
微软将在8月出席关于瞪羚举行的USENIX安全专题讨论会。在会上,瞪羚设计团队将全面介绍“瞪羚浏览器不论从设计还是构造上来说,实际上都是一款包含多种主流操作系统结构的安全浏览器”。
我知道瞪羚(这个项目的开始类似于“MashupOS”)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仍然没有完全理解它,但是,一篇新的微软权威的文章其实只是帮助我更加了解了微软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做了些什么。
值得重申的是微软从未说过将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形式或者是否打算将瞪羚商业化,因此说瞪羚是代替IE的下一个浏览器抑或是windows的反复都不够准确,现在,它还只是微软研究院的一个项目,仅此而已。(但是微软研究院的大多数项目最终完成后都将以一定的形式商业化,一般时间在首次公布后的几年。)
微软研究院将瞪羚描述为一种“包含多种主流操作系统结构的安全浏览器”,它的确切意思是什么呢?以下摘自最新的微软研究院的文章:“从浏览器的用法来说,主要功能就是上网。假设这里通常只有一个用户在使用计算机,资源共享其实是通过来自不同源的应用软件实现的;这种情况下,每个网页包含的内容来自不同的系统,监视着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因此瞪羚这款浏览器是为管理系统和资源请求进行自然选择应用软件的平台。”
直到前几年,有设想过应用软件命令操作系统运行。但是网络应用没有这种限制。但是因为这部分的缺失,网络应用经常出现安全隐患,现在使用的浏览器仍然无法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时处理资源管理。这篇新的文章提到。
通过微软研究院提出瞪羚“浏览器的精髓”将增强其影响力。文章指出:“这个精髓就在于——潜在和主要操作系统的多层次站点——将保护主要系统不受到其他主机的攻击。”
瞪羚团队决定“是时候将掌控数十年的操作系统的经验应用在新的浏览器研发当中了”。文章还说到“瞪羚其实在现已存在的操作系统机械论者和适应他们所需求的网络应用软件中起到了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