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软件频道互联网开放式创新 OpenStack生态系统将重新洗牌

开放式创新 OpenStack生态系统将重新洗牌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但总的来说初期大多数用户都将OpenStack作为私有云服务,并且有发展成为OpenStack云服务提供商的趋势。当然也有部分玩家希望先基于OpenStack做公有云,认为如果OpenStack公有云平台能支撑住成千上万的虚拟机,做私有云就不是太大的问题。

来源:CSDN 2014年2月10日

关键字: OpenStack 生态系统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这个词最早应该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enry Chesbrough教授的《开放式创新:新的科技创造盈利方向》一书中提到的,由于开源企业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创新可以在公司以内和公司以外进行。OpenStack通过开放的社区直接把用户引入到这个创新的过程中来,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化研发方式越来越有优势(如果想了解以用户为中心的民主化的创新如何发挥作用,不妨参考一下上篇提到的《民主化创新》一书)。

2013年12月18日,AWS正式宣布进入中国,无疑给云里雾里许久了的中国市场带来许多期望,大家都知道AWS真正的的影响力在于它已经成为美国互联网的创新之源,相比而言OpenStack又带来什么了呢?首先正如OpenStack名字中所表达的,开放(Open)是这个项目核心的价值。这个成立之初仅有两个基础模块的OpenStack,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9个核心子项目(Havana)一系列孵化项目的庞大开源组织。并且作为开源领域的后起之秀,它博采众长吸收了众多开源组织的优点,比如延用了Ubuntu社区的发布模式,每六个月发布一个版本(与Ubuntu版本同步发行),借鉴了Apahce基金会和Linux基金会的运作模式,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OpenStack生态系统——OpenStack基金会,同时还为开发者提供更成熟和专业的社区管理工具,通过持续集成和基础设施项目为 OpenStack开发进度和开发质量提供保障。也吸引到了众多开源领域的专家加入:如Nova项目里的Russell Bryant (Asterisk专家)、Oslo项目里的Mark McLoughlin (KVM、 GNOME、Linux kernel、Java专家)、TripleO & CI system 项目里的Monty Taylor (MySQL专家)等,还有厂商们的大力追捧:Top 3的服务器厂商(HP、DELL、IBM)、Top 3的Liunx发行版厂商(RedHat、Canonical、SUSE)、Top3的交换机厂商(Cisco、Juniper、Alcatel-Lucent)、Top3的存储厂商 (EMC、IBM、NetApp)等等,今年Orcale也刚刚加入这场变革。社区的蓬勃发展,厂商的不断加入,成熟的社会化研发模式,精英团队的领导(但需不需要有一个灵魂人物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之一),灵活的架构设计都使得OpenStack成为了最有活力的全球开源项目,这种开放也极大的激发了相关技术的创新。所以如果关注OpenStack只是看到大量优秀的代码和框架,不参与到这场令人兴奋的变革中去那你就损失大了,因循守旧就坐等淘汰吧!

OpenStack用户在哪里?

上篇也提到了中国用户对于OpenStack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并且已经纷纷开始尝试与实践。这些成功部署了OpenStack平台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企业属于内部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对开源软件有着强烈的好感,他们下载源码之后几乎可以通过DIY来解决自己问题的(不过这可不是下载几部电影那么简单,你真的要这样做吗?想好怎么升级了吗?谁来为你提供技术服务?);另一类企业则选择了开源服务供应商,不管是OpenStack发行版还是各种OpenStack解决方案(请结合上篇的各个山头对号入座)。下面我就结合个人所了解的情况来介绍一下国内OpenStack的用户发展情况,当然肯定会有遗漏或还未公布出来的信息,欢迎大家补充。

image

DIY用户

记得2011年初,笔者开始参与在国内推广和普及OpenStack时,国内也才刚刚开始了解OpenStack,很多企业都还在观望,包括之前就职的一家国字头的Linux发行版厂商。既然项目不是咱们伟大的民族发起的,那咱就虚心学习呗~ 所以当时我们联合英特尔、广州电信研究院等几家单位,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邀请来了该项目的发起者RackSpace和Nebula(前NASA CTO创建的公司),以及Intel和Dell的海外研发团队来国内布道,共同组织了首届OpenStack上海峰会(后来由于和基金会的OpenStack峰会在名称上容易混淆而改成用户组大会),国内也只有电信广研院和上海交大几个为数不多的机构和部门开始研究OpenStack。电信广研院后来做了一套开放云体系与OpenStack开放测试平台(OSTP:OpenStack Test Platform),上海交大的团队则对内提供了一套OpenStack运营平台,他们对于SDN网络虚拟化这块也有丰富的经验,另外还基于OpenStack平台做过Syslog 分析方面的工作(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搜索一下金教授他们的发表的论文)。

可以看出国内已经有人开始在POC或测试环境中部署OpenStack,但生产环境当时还没有看到。这对于推广OpenStack是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我当时就四处打探国内到底有谁在实际使用OpenStack,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新浪SAE团队的负责人丛磊童鞋,在他的引荐和帮助下找到原SAE团队技术经理程辉,并邀请他们到社区分享经验与心得。虽然当时新浪的规模并不大,但他们确实已经在生产环境中用到了OpenStack中的Nova和 Swift两个项目,并用Swift替换了原有的SAE存储,另外就是内部尝试做了计费Dough和监控Kanyun两个开源项目。

接下来国内OpenStack用户群体逐渐发展了起来,先是瞬联软件、趣游、网易等分别开始尝试基于OpenStack开发部署自己的云平台,之后爱奇艺、 用友、京东、百度、360、美团等纷纷选用OpenStack。例如京东基于openstack的数据库服务NEPO ,该部门对数据库服务有迫切的需求,希望减化相关流程,缩短服务时间,将重复性的工作自动化,也就是所谓的自助式平台化管理与资源封装,而OpenStack又是一个松耦合的模块化系统平台可以灵活设计。去年基金会组织的OpenStack 3周年社区活动上我还有幸邀请到了来自百度和携程的嘉宾来做分享,当时国内也只有宋伟他们团队在部署了上千台物理服务器的OpenStack上做过测试,而携程则是典型的从VMWare往OpenStack迁移的用户代表。对于大多数“领先用户”来说,他们内部有大量现成的服务器,已经开始尝试上虚拟化,因此无需购买新硬件,并且可以暂不考虑高可用,只为控制节点做备份,简化了应用场景。而数据又不想放在公有云里,因此希望能够为自己内部提供IT基础设施,优化业务流程,或者作为开发测试环境加速产品开发速度,当然最后期望能够提供类似公有云的服务。

但总的来说初期大多数用户都将OpenStack作为私有云服务,并且有发展成为OpenStack云服务提供商的趋势。当然也有部分玩家希望先基于OpenStack做公有云,认为如果OpenStack公有云平台能支撑住成千上万的虚拟机,做私有云就不是太大的问题。私有云中大部分也并没有采用直接替换现有系统的方式,例如携程(花旗银行之前的报告也曾提到过提供OpenStack发行版的价值要低于交钥匙的方案,还预测得私有云用户者得天下)。

付费用户

2013 年开始我和我的团队开始为部分国内企业客户服务,所以接触到一些付费或有意向用户。 如IDC客户,因为随着微软Azure与AWS的进入,外资领先的云服务商可能对国内IDC企业造成毁灭的打击,IDC正在转型的关键节点,迫使他们必须从卖资源转型到卖服务。而目前国内公有云现状是:没有成本优势 ,规模无法实现盈利,不计成本很难持久,几乎没有提供相关的API,不能给用户提供按需付费的交付方式。所以说AWS模式很难在国内复制,特别是AWS采用的DevOps模式,要知道有600多人在AWS产品线,并且他们无需客服人员,用户自助、互助服务,国内没有客服你都不敢想象会是什么样子。

还有一些金融客户,他们面临大数据的机遇与挑战,正在努力寻找突破。相对来说,互联网企业投入其实并不大,几个人的团队就已经足够为云平台提供运维支撑,出了问题也是可以自己抗的。金融客户重点在于关注自身的业务,而底层的基础设施服务希望能够通过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来提供保障,进而可以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政府和教育行业也同样, 他们面临定制化开发风险,面对升级维护等问题时也倾向于选择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来实施自己的云平台项目。

而安全可靠成了企业级用户在迁移到云平台时首先关注的问题,另外如何基于开源的 OpenStack 技术对企业应用进行优化,并为 OpenStack 核心组件设计高可靠和高可用方案,甚至要要为多租户提供分布式虚拟化防火墙,基于 SDN 技术为上层应用提供按需的网络资源及服务,完善监控和管理周期,实现全面自动化等。如何提高消息队列服务的高可靠性,避免因为发送消息到写入消息之间的延迟导致的信息丢失,如何实现MySQL的高可用集群等都是企业客户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在为客户实施时通过支持OpenStack的防火墙为租户网络隔离提供支持,通过 OpenFlow 交换机与协议对网络进行编程控制,打破了现有网络对业务封闭的问题,利用网络流量的可视化及灵活的编排,将流量导入特定的业务服务器、防火墙或者IDS/IPS 设备,确保应用程序以及流量的正确流向及安全可靠。

我们正在改变世界

在这过去的一年中,国内 VC们也很忙,苦苦支撑的国内云计算相关企业纷纷拿到融资。启明创投对七牛的投资,红杉资本对够快的投资, DCM和贝塔斯曼对UCloud的投资,涌金对华云的投资,光速安振对QingCloud的投资,以及一批项目的天使融资,让我们感受到了云计算市场的活跃。国内几家专注OpenStack的初创企业也纷纷传来喜讯,先是年初UnitedStack获得红杉资本、ChinaRock、IDG的天使投资,年中中路股份投资了道里团队,11月份易云捷讯获得用友幸福投资和信中利集团的联合投资,年底的时候海运捷迅也斩获了A轮战略投资,还有最近一家新成立的 easystack也刚刚拿到了蓝驰的投资,还有stackinsider(云动科技的一个项目)等初创企业纷纷开始为国内客户提供OpenStack相关产品及服务。

IDG Connect发布的2013年度 OpenStack云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结果更是显示,绝大多数接受调研的企业IT决策者表示,OpenStack已纳入其企业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未来计划当中。调查结果提到,随着企业用户可以越来越重视去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用户正在或有计划的向OpenStack私有云迁移。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处在配置OpenStack的初期阶段,有的尚未完成,或者还在实施过程当中。有84%的受访者表示OpenStack的是他们未来云计划的一部分。说到这里忍不住想提一下TryStack.cn ,早期为了推广OpenStack,解决大部分用户没有安装部署环境,另外各种组件及插件也不知该如何选择,还有版本升级更新维护等问题,所以在英特尔、山石、盛科等相关企业的支持下,提供了一个OpenStack测试体验环境,并公开了它的 参考架构,从F版开始每个版本都及时更新,如今已经部署到最新的Havana版本,并在去年香港峰会上发布了面向企业的 Trusted Enterprise Cloud 参考架构。

OpenStack生态系统将会重新洗牌

开放并不等于免费,所以如果把自由(free)当作免费 (free)那就图样图森破了。正如Mirantis有篇博客里写到的那样“Some companies will get acquired, while some others will get acqui-hired.”,OpenStack确实给一些初创公司带来了很高的知名度以及投资机会,但基础软件开发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技术创新转化成产品需要更多时间,而现在还搞不清楚用户在哪里的初创公司已经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开放最大的价值在于创新,并且是超越了公司界限的创新。 开放协作才会有利和促进产业繁荣发展,这也是我发起TryStack社区联盟的主要用意。虽然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拥抱OpenStack,并开始把 OpenStack作为创业途径或新的发展方向,但教育客户和培养市场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希望国内的OpenStack生态圈也能更加开放,充满活力,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一己之力毕竟是有限的,吸引更多人参与类似的事情当中才是有意义的,也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在OpenStack线体验或测试平台上线(或许大家可以反馈给我来做个统计?)。去年我在给北航云计算硕士班的学生们讲OpenStack这门课时,曾说过好好花半年时间学习一下年薪30W不是没有可能(也不是说一定能拿到 :-)),今年看来门槛仍在不断提高,有朋友曾回复我说没有看懂上篇里的人才之争一部分的内容,其实我想告诉他的是创业团队和巨头们之间的人才之争已经愈演愈烈,丰厚的薪水还是美好的未来,你想好了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