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竞争力之源:发掘两种技术创新的价值

ZDNet软件频道时间2008-10-17作者: |
本文关键词:英特尔

  今年是英特尔公司成立四十周年,也是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建立10周年,不论是英特尔人,还是产业界、学术界和媒体的朋友,在谈到这两个特殊的时间点时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创新”了。确实,英特尔能够在40年来始终引领技术潮流,赢得用户信任,都离不开持续的创新。而在英特尔的创新中,技术创新最为重要,它是我们竞争力的产生根源。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就是英特尔对技术创新的见解以及成功实现这种创新的经验。

  在英特尔人看来,技术创新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一类是渐进式的技术创新,即按照产品路线图上规划好的需求进行创新,因此我们也叫它路线图式的创新或可预见的创新,像我们把迅驰升级到迅驰2,以及新一代Nehalem微架构,实际上都属于渐进式创新,这类创新将产品性能不断加强,为用户体验带来渐进式的提升。

  真正能给产业发展和用户体验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创新,我们称它为突破式创新,这种创新比较”稀有”,它虽有明确目标,但人们却很难预测它能否获得成功及何时成功。像我们公司创始人之一罗伯特·诺伊斯于1959年发明的、后来成为整个IT产业发展基石的集成电路,以及由我们公司早期员工泰德·霍夫于1971年发明的微处理器,就属于突破型创新;如果诺伊斯今日仍健在的话,那么他一定可以获得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今,我们在突破式创新方面较为人们熟悉的例子包括:英特尔的技术专家突破了硅不可发光假设、同样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硅光子技术;将金属材料创造性地引入晶体管、被戈登·摩尔评为”上世纪60年代晚期推出MOS晶体管以来,晶体管技术领域里最重大的突破”的高-K栅介质+金属栅极晶体管技术;能为用户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无线上网和真正移动计算体验的第一代迅驰平台;以及在业界率先实现基于硬件的远程PC管理维护功能的博锐技术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产业和市场影响力上,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有很大差距,但要实现这两种创新,都离不开完整的研究+设计开发的过程。尽管有很多业界朋友经常会把研究和开发合成”研发”一词,但它们在内涵上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认为,设计或开发就是按照一个明确的需求,利用已有的技术成果把某种产品和应用做出来,而研究则是在没有任何固定需求的情况下提出某个技术设想以及实现这个设想的多种可选方案,并对每一种方案的优劣进行分析和试验。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实际上就是设计或开发的基础。

  或许有朋友会问,既然英特尔的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中都有研究环节,那么这两种技术创新的差别又源于何处呢?其实,这两种创新的研究也是有差异的,与后者相关的研究要比前者的研究更具探索性或前瞻性,例如硅光子技术和高-K栅介质+金属栅极晶体管这两个突破式创新成果,就是源自多年前开展的两项探索性研究项目,而首款迅驰平台和博锐平台,也是来自英特尔多年前对笔记本电脑使用模式和PC维护方式进行前瞻性研究时的灵光一现。目前,英特尔研究部门还在开展多个探索性的和前瞻性的研究项目,例如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传感器的研究,还有可随时改变IT产品外壳形状的新型材料的研究,相对于短期内很快就会产生渐进式创新成果的研究,它们要开花结果,可能还要5-10年后,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探索性或前瞻性研究是造就突破式创新的必要条件,而保证这种研究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研究人员必须要勇于挑战人们长期以来确定的假设,如人们认为硅不能发光和CMOS晶体管中不能用金属材料,完成在他们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简而言之,从事突破式创新的人必须要敢于做梦和追梦。

  虽然突破式创新的意义非凡,但在英特尔的创新战略中,它与渐进式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认为,只有把这两种创新结合起来,让它们相辅相成,才能充分挖掘出它们的价值,以获取持续的竞争力。

    查看本文来源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支持
愤怒
无聊
暴汗
养眼
炒作
不解
标题党
搞笑
用户评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发表时间
- 发表评论 -
匿名
注册用户

百度大联盟认证黄金会员Copyright©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09041801号-159
京公网安备:11010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