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以下是速记内容:
主持人:能不能介绍一下微软和电信行业方面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和我们分享一下?
张炜嘉宾:因为刚才也谈到云计算在国内电信行业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基本上也是一个起步的阶段,所以其实你看运营商在云计算上做了一个事情,我们先看共有云,这个可以帮助运营商真正的能够去扩展业务,那么在去年的时候,可能走的早一点的,在这个方向是中国电信,它定了全国四个省去做试点,其中这四个试点走的最快的就是上海电信,所以在去年基本上上半年的时候,我们就赢下来上海电信的案例,经过大概半年左右的开发,其实到现在开发已经完成了这个业务,也上线了,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案例呢?就是传统的IDC机房,就是电信可能只是提供一个机房和一个机架,用户是自己要把这个电脑拿过来,然后付给电信的月租费,那么这个模式呢,首先用户管理比较麻烦,当这个机器性能不够的时候,升级各个方面维护都是很麻烦的事情,而且电信呢,也要付很多电费去维护这个机房,那么利用率可能也不一定很高,所以我们帮上海电信达到的这个服务叫云IDCE,云普及的这样一个服务,就是在这个里面,可能就是电信自己会投入计算资源,购买服务器存储还有网络,那么上海电信买了这个设备之后,就是用微软的技术,用虚拟化的技术,我们在一台物理的计算机上,我们可以安装很多的虚拟计算机,这个时候我们发展业务的时候,当你的用户需要计算资源的时候,就直接可以从上海电信租用一个虚拟的计算机,虚拟的服务器,这样的话,不管是它以后需要扩充的计算能力,还是扩充存储能力,那么用我们的技术,就可以非常容易的去给用户分配,所以相当于是打造电信新一代的IDC的服务,这个业务目前来说,我们经过半年已经研发完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惠普一起来完成这个项目,所以呢,我们也是给上海电信开发了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那么很容易的,它就可以把它跟它的现有的终端、计费结合起来,所以,相当于这个新业务,也充分利用的现有的一些投资,快速的把这个业务开展起来。
主持人:那它们是用到了这个产品是吗?
张炜:对,这个产品已经上线,已经开始在使用了,现在已经开始在发展用户,已经在用了,这个就我们了解也是国内运营商第一次推出真正的这种云服务的一个。当然这个是从公有云的角度来讲,其实从私有云的角度讲,很多省公司,三大银行的省公司我们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当然那个主要是为了提高它们的服务器的利用率,建设私有云层面的一个案例。
主持人:能不能重点介绍一下是什么公司的?
张炜:重点因为这一块说实话,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很多省公司也没有特别大型的来做,做这个事情,首先是可能想看到一个效果,这是一个新的技术,而且很多比较关键的一个业务,并不是适合第一步就放那儿,所以其实都是有很多带着不同层次的一个试点的层次在里面,包括这个在北京移动,广东移动,这些重点的省公司,还有一个电信公司,上海电信、还有其它的电信,其实都有合作,这个说起来可能就比较多了,但是这个规模可能就是中小规模的,这个我想可能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可能想先证明了这样一个案例,那么成熟成功之后,我们再进一步的扩大,比如说像北京移动,可能前期我们只是很小的一个规模,几台服务器,但是我们觉得好了之后,那么马上今年它们会做扩到十几台服务器的规模,也就是明年还会有更大规模的扩充,所以这个应该是一步一步在往前走。
主持人:大多数都是属于一个观望的态度?
张炜:还是一个试点、观望的少,试水。
主持人:那么这些用户使用了微软的一些解决方案之后,它们能够取得什么承诺呢?比如说您刚才说的上海电信?
张炜:对于上海电信来说,因为这个项目,应该来说是帮助它来拓展新业务,而且其实运营商,刚才也提到了,对于运营尚的挑战,也是来自移动互联网,包括来自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因为竞争形势,不仅仅是运营商自己之间互相竞争,你看很多现在互联网公司也在提供语音的一些服务,基于IP的,那么移动的以前的,很多运营商有移动网络,有移动互联网,但是未来呢,当这个互联网公司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也会往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渗透,你看现在很多一些知名的互联网的公司,都会推出不同的手机的服务的版本,智能的手机版本其实都有提供,这一块的竞争形势应该说是运营商对很多互联网公司,进入的一个竞争状态,我觉得在云计算这一块,运营商越早的进入这个市场,积累自己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一定做的非常成功,成熟,但是有了一个经验的积累,我相信对于未来在竞争核心上的发展,肯定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所以像上海电信这一块实际上我们做的这个项目的定位也是类似于国外亚马逊的这种云计算的这样一个服务,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刚刚起步这个项目,肯定不可能做到那么丰富完整的功能,不过我觉得那至少是一个好的基础,在那个上面的基础上,我们再去完善。
李琳:说几句大胆的话,其实目前大家不是说在观望,而是在积极的尝试,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个趋势,那目前就是说比较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说第一个来自于虚拟化的架构,每个企业可能现在都有一个节能减排,绿色IT这样的一些指标,这个肯定是能够做到的,第二个是说,我们并不能因为是说,节能减排、绿色IT之后,我就降低我的系统稳定性,还有另外一个是说,我怎么样去改善我的这个业务的需求和这个IT部门提供服务的这样一个接口的方式,那么现在能够看到,除了虚拟化之外,上的这些私有云试点的用户,确实明显的感受到了另外两个就是说在它提到利用率,节能减排的同时,它的稳定性其实是保持甚至是更好的,就是因为云的这样一个架构,另外一个就是说,通过这种用户自服务平台,自组门户,还有一些自动化,这样一些方式对于整个IT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那么这一点其实就是我们讲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这一层的,那同时有些用户也在积极的去探讨这个数据库服务,然后如何在这个云平台上,去提供这个应用程序,这样一些事情,所以其实我们看到是说,有非常成熟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更重要的,用户更看重的是说,云在将来其实是一个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这个东西,对于移动互联网其实也不仅仅是在建云上,可能改变了将来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银行它也在问这个问题,移动支付这些问题,都会发生,而云就是这一切的变化后端的这样一个引擎,那么怎么样用这个引擎去促进这样的一些改变,每一个企业怎么在这个改变过程当中占据优势,那么这个就促使这些企业不断的来尝试是说,这个云的基础架构,然后云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一些后端的原因,所以其实我们是非常看好,非常有信心的这样一个市场,有可能你现在看到的是说真正规模不大,有的用户是三五台,有的用户是一二十台,三四十台,但是可能有的用户它在一二十台用好了之后,它可能一下子就跨到一个上千台这样的一些规模,因为它不是一个破坏性的技术,大家接受起来比较难,那它是一个延续性的技术,用户觉得这个东西确实是稳定可靠,有时效的,它可能很快就会上。
主持人:那在国外有没有一些案例?
张炜:挺多的。国外其实这个案例非常多了,因为这个要分了云计算这一块,究竟是说私有云、还是公有云,从私有云这个角度来讲,几乎是我们也统计过,财富前500好像说是70%也都用了微软的这样一个虚拟化的技术,因为现在我们这个虚拟化的技术,也都是内置在我们最新的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里面,所以这个相当于是说,你买了操作系统至少虚拟化这个功能随时都可以散开的,然后当然你通过购买这款软件,可以把这个系统更好的管理起来,这一块用户群已经非常大了,财富前500可能70%都已经有了,这个是私有云的角度,那么从公有云的角度来讲,这个层面实际上也是比较多,可能完全采用微软的技术的服务商,中小的合作伙伴比较多,可能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它会自己去开发,比如亚马逊,可能它的技术是自己开发的,但是它离不开开微软的一个地方是说,它会给用户提供的操作系统,也仍然是用微软的Windows Server,实际上所以你看,微软也是我们最大的托管商。所以这一块在公有云市场上,采用微软方案去开发的,据我了解现在有3、40家,这种公司可能名字是比较多的,它们可能有个规模从几千台到一两万台,这个服务器的规模,不一定像亚马逊那么大,但是就我们了解的它的业务的发展,也是在国外也是非常快的,这一类的合作伙伴应该也是有很多。
唐力:其实最近的微软,我们像Windows Azure、SQL Azure这些都是在国外很多地方都提供有服务,像我们做的跟运营商也是做的,有的时候,企业愿意把这个数据留在自己的上面,像我们跟日本的NGP客户,它给它的企业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依然可以把数据留在它们企业的内部,但是我们呢,同时给它提供Windows Azure、SQL Azure这种服务,企业用户它愿意放在云端的这种内容的话,实际来讲,云这种的是对整个产业链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光是技术的,更多是一个产业链。
李琳:而且案例也是各种各样的,就包括咱们的一些在台湾也是微软的,还包括最近刚刚看到的微软跟中国电信,就是给全球最大的一家石油石化公司的整个的办公系统进行托管,整个云平台这种服务,所以其实不止是电信运营商,包括整个云的运用这一块,是非常广,跟微软的合作也是,采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每一家都发现是说,云这个东西它是一个技术的引擎,它是一个新的技术它实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对于IT对于业务的促进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当时说其实真正使用非常多的案例,非常多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市场上被不同的人进行着。
嘉宾:模式也很灵活。
主持人:感谢三位专家来给我们分享一些关于微软的云计算在电信方面的一些行业应用。谢谢三位专家,感谢网友收看。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