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2015年中国两会(人大与政协会)将在2015年3月3日拉开序幕。此次会议非比寻常,2015年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还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政策等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也将成为中国IT市场未来新的风向标。
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表示:“2015年2月25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首次提出把“四个全面”做为引领中国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经济未来10年发展的理论基础,‘四个全面’将成为2015年两会内容的主基调,同时也是中国IT市场总体新的风向标。”
IDC认为,2015年中国的两会将有6个最重要的关键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反腐败、惠民生、防风险,其与“四个全面”的关系如下表。
这六个关键词将成为中国IT市场新的风向标:
1. 稳增长决定了中国总体IT市场进入了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2014年中国GDP增长率是7.4%,创1999年以来的新低。2015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定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IDC预计GDP的增长目标将设在不低于7%,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这从总体上决定了中国IT 市场也将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根据IDC2015年2月份最新的IT市场黑皮书,2015年中国IT市场增长率只有5.0%,主要原因是PC仍将负增长,智能手机、平板等进入低速增长空间。企业级IT市场仍将保持10%左右的稳步增长。
中国政府为了保证GDP不低于7%的增长目标,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务院 2014年底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七大类基础设施工程,其中2015年预计投资超过7万亿元。这七类项目包括:粮食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服务、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这些工程将拉动企业级IT市场的增长,IT厂商应给予重点关注。
2. 促改革对IT市场短期利空长期利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包括60项改革措施,三分之二已经启动或正在启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投融资、财税、金融、国有企业、对外开放(自贸区建设)、土地、行政审批等仍将是未来2-3年的改革重点。任何改革都会有阵痛,同时对业务在短期内也将有不稳定的影响,大体上将延缓或改变 IT的采购周期,对IT市场短期利空。但从长期看,改革将为各个行业提供未来良好发展的基础,如财税改革的7项重点内容将拉动政府及税务子行业的IT投资。国企改革将向民资开放,进一步市场化,提升企业的效率,进入国际市场,IT系统的改造升级将是重点。上海自贸区已扩大到120.72平方公里,2015年是建设的重点年,随着2014年底天津、福建、广东自贸区建设的批复,2015年两会后将启动实施建设,四个自贸区的总面积近480平方公里,与之相关联的智慧云计算基础设施、智慧政务、大数据、各自贸区重点发展行业的信息化等都将对IT市场长期利好。IDC建议IT厂商应该打好基础,迎接未来市场的爆发。
3. 调结构需要IT支持行业转型与创新
调结构包括四个层面: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改造与技术升级、完善研究与创新体系。
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方面,主要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LED、生物、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在沿海地区推进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临港经济等。IT将在这些产业利好。
在大力发展服务业方面,主要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也加快发展消费服务业,推动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发展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带动大众消费。IT厂商应充分关注现代服务业的商机。
在推动产业改造与技术升级方面,中国各级政府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围绕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和绿色发展等开展技术改造。建立健全技术改造信息平台和项目库。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强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IT是产业改造和升级的必须,IT厂商必须给予关注。
在完善研究与创新体系方面,政府将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同时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培育发展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科技中介,建设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中国政府在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减税降费力度。这将大大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IT厂商应重点关注这类中小企业市场。
4. 反腐败净化IT市场商业环境
反腐败仍将是2015年两会的热点,也是依法治国、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2015年反腐败的力度仍会坚持。从短期看,反腐败对高端的餐饮、娱乐、酒店、奢侈品等行业影响较大,这些行业的IT花费也受到较大影响。另外,政府各部门由于反腐败的影响延长了IT采购周期,有些甚至取消了拟建项目,这也影响了政府行业的IT 市场。但从中长期看,反腐败有利于净化IT市场的商业环境,对那些有技术实力、能深刻理解用户业务和需求的厂商,特别是新兴的中小厂商将是利好。同时,政府反腐败将越来越依赖IT技术的支持,包括移动、社交和大数据技术,各级政府的贪腐举报平台将依托IT技术进一步完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移动客户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充分发挥了IT新技术、新媒体在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
5. 惠民生激发IT市场新的增长点
惠民生将一直是每年两会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四个全面”之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惠民生包括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这些领域形成了11项信息惠民工程(见发改委网站)。2015年是各个工程建设的重点时间,每一个工程都将带动较大的IT商机,例如,实现15省跨省实时结算,实现超过1 万门精品课程免费网上开放,突发事件处置率及准确率提高30%,在试点地区实现养老机构、社区和医院协同服务,在一些示范城市全面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系统互联互通等。
国务院在2014年8月底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惠民生也是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之一。在推动构建普惠化公共服务体系中,明确把“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做为重点。
惠民生将激发IT市场新的增 长点,根据IDC的研究,2015 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152.3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5.5%。IDC建议IT厂商关注智慧城市,特别是信息惠民领域的商机,这将是未来十年可持续增长的领域。
6. 防风险推动中国IT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
防风险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风险,具体又包含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出口风险等,二是国家层面的网络与IT安全风险。对于第一类风险,目前总体上可控,云计算、大数据等IT技术有很多机会可以用于风险的分析及预警,对IT厂商存在一定的商机。对于第二类风险,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IT产品的自主可控变得极为重要。IDC 认为第二类风险将促进中国IT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有技术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本土厂商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攀升,竞争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将逐步降低,特别对提供中低端产品及服务的国外厂商的影响将巨大。
根据IDC的研究,在企业级硬件市场,本土厂商在过去3年内市场份额翻了一番。联想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之后,也将成为全球第三大x86服务器厂商。本土厂商也开始在高端产品发力,力图进入IT核心应用市场。在套装软件方面,本土厂商已经开始在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核心软件有所突破,并且很多本土厂商已经在开源社区贡献了相当多的代码。同时,由于云计算服务的特性,拥有本地数据中心的本土厂商也在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了相当大的优势。同时,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全球化,这些本土云计算服务厂商也在走向全球。
2014年9月,中国银监会颁发了《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39号文件),提出了到2019年,掌握银行业信息化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技术,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在银行业总体达到75%左右的使用率,并且从2015年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不低于15%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一文件对其它行业将具有示范作用,IDC预计未来在电信、政府、能源等重点行业可能会出台类似的内部或公开文件,对国外厂商的影响将更大。
IDC认为,在未来几年中,为应对这种状况,国外厂商与中国公司的合资和合作将日益普遍。这些合作将从过去几年的贴牌、分销等简单模式,走向更深入的层面。这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上的输出,国外厂商将与中国公司展开更深入的技术合作,通过开放软硬件的核心技术,来帮助中国公司取得技术突破,同时也将拓展自身核心技术平台的生态环境,获取更多的本土合作伙伴,从而影响更多的用户;其次是资金的投入,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外厂商和资本对国内IT厂商进行资金输入,或是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国内IT厂商的发展,帮助国际厂商获利 。IDC认为,这些合作将形成双赢的局面,国内外厂商在帮助中国IT技术发展的同时,均会获得良好的业绩。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武连峰认为:“稳增长是基础,促改革是保障,调结构是方向,反腐败是支持,惠民生是根本,防风险是必须。这六个关键词将是2015年两会的重点,也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每个词都将成为中国IT市场发展新的风向标。IT厂商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未雨绸缪,在中国经济与行业转型变革的时代捕获商机。”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