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ZDNet软件频道编者按: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女士针对目前不同厂商和用户关于云计算概念的不同理解甚至“言必称云”的概念混淆的状况,撰写了题为《返璞归真——求云之本性,赴云之实践》的文章。朱女士认为云计算应该备的九大特征,如果一项服务具备了其中七项特性,就可以认为该服务是一个典型的云计算的应用案例。 以下是朱女士的全文:
返璞归真——求云之本性,赴云之实践
文/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 朱近之
在过去的三年半里,我们身处对于云计算的摸索及实践的螺旋式发展中,与广大中国的本土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同为扩大云计算的实际应用范围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云计算在中国的快速升温,同时公众逐步认同云计算理念。这一点笔者和笔者所在的IBM大中华区的云计算团队都感受颇深。在政府的创新实践领导,技术提供商、以及行业先行者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云计算在IT市场上异军突起, 上升为本年度最具战略意义的IT理念。 回想2007年8月,笔者回国带领团队开始着手在中国建立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时,在百度中搜索“云计算”这一词汇,只能找到不超过40个的搜索结果。三年半之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3860万。在万众瞩目之下,市场分析师和权威媒体已经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绝大多数公司将采纳云计算。今天,认识并应用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把握市场脉搏的必修课。
从古至今,任何热门话题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混淆和误解。如今,当一些新的IT服务以云计算的形式被提供出来的同时,也有另一些旧的产品被贴上“云计算”的标签重新包装,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推向市场。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大家缺乏对云计算的统一认识和深刻理解,认为使用了某个云计算相关的技术就是实现了云计算,却并未再进一步延伸至云计算的更深层次,忽视了云计算更高的价值,云计算在业务模式上的创新优势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云计算尚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上还存在很多空白地带,在这些地带缺乏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之道可依据,于是出现了很多发挥的空间。
于是,疑问声迭起:言必称“云”、万事皆“云”的时代,云计算的意义何在?若是用户之前已在使用所谓的“云”,那么今天的云计算又能带来什么新价值?使用云和不使用云有什么区别吗?在这种混乱状况下,原本对云计算抱有高度期望的用户感到迷茫和困惑,对云计算本身产生了怀疑,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是否到时候用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回头审视“云”的本质,重新思考发展云计算的本意了?不仅仅是纯技术爱好者,人类都在不停地追寻这样的真理:如何从所有这些先进的技术中获得切实的利益?如何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有价值,更加便捷?
就像盲人摸象一般,触手可及的事物往往会影响人们的观点和意见。对于云计算这种革命性的理念,我们需要的是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绝不能只停留在我们今天已然拥有或者目前能接触到的。只有这样,云计算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成为2007年至2010年——这个代表IT与业务融合的重要时期的标志。
IBM从七年前已经在硅谷开始运行内部云,为我们全球十余万名员工提供服务,帮助IBM不同区域的员工有同等机会获得世界级的IT资源,来为IBM全球的客户及时提供企业级的产品和服务。IBM也与谷歌等合作伙伴以及包括笔者母校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等知名高校展开合作。基于这些宝贵经验之上, 笔者与IBM大中华区的云计算团队开始实施蓝云计划, 目标很简单,就是要把内部云扩展到公众领域。加上合作伙伴的优势,IBM以此更快更广泛地提供应用,并更好地实现资源利用。
在过去的三年半中,从政府服务、电子商务、下一代IDC,到高等教育、高性能计算、金融服务、 医疗和分销领域,IBM大中华区云计算团队已经在主要领域成功地验证了云计算, 落实了数多的成功案例。身处于新的云环境之内, IBM的云客户已清晰地体会到云的效益,深刻感受到从资源优化到新的商业模式的转变。毫无疑问,同所有重大变革一样,验证“云”的优势需要时间,需要接受时间和实践的验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云”被普遍接受、云计算应用与技能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IBM相信,云计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它使各个组织真正实现业务需求和IT供应的整合,同时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我们视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为枢纽:云计算中心与IBM当地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共同促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自主创新,使中国的创新能力,尤其是IT软实力上的创新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现在,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作为一个云的专业团队,将所有的经历投入到云的具体项目上去。基于长达七年的云开发经验和三年半的云实践市场经验,我们认为云计算应具备如下九大特征,涵盖了基础架构 (IaaS)、平台 (PaaS) 和软件层面 (SaaS)。
IT能力以服务形式提供——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分离(针对公共云,提供者和使用者是不同企业;针对私有云,提供者和使用者是不同部门),使用者无需拥有IT资产
网络化访问——采用分布式架构,用户通过网络访问服务(现有大量集中式架构的IT服务和应用,如桌面应用)
用户自助服务——服务使用者只需具备基本的IT常识,经过业务培训就可使用服务,无需经过专业的IT培训(现有IT用户需要经过专业的IT培训和认证),自助服务的内容包括服务的申请/订购、使用、管理、注销等
提供开放的服务访问和管理接口——云服务提供标准化的接口供其他服务调用,方便服务开发者基于开放接口开发构建新服务(现有大量的IT服务并不提供集成接口,需要大量的二次开发)
持续的服务更新与孵化——云计算提供的各种服务能力可随使用者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并孵化出新的能力,同时,这种改变可做到向下兼容,即保证原有使用者的持续使用(现有的软件的使用模式缺乏这种持续更新的能力)
资源聚合成池——服务的提供由一组资源支撑,资源组中的任何一个物理资源对于服务来讲应该是抽象的、可替换的(现有IT服务的部署与物理资源绑定);同一份资源被不同的客户或服务共享,而非隔离的、孤立的(现有IT服务的运行模式多为竖井式,物理隔离)
自动化管理与快速交付——有效降低服务的运维成本,平均每百台服务器所需的运维人员数量应小于1个(现有IT服务管理模式下,每百台服务器运维人员数量大于5人);对于服务使用者的服务申请快速响应,响应时间应在分钟级(现有IT服务模式下,服务交付时间多为天级)
弹性扩展——服务使用的资源规模可随业务量动态扩展,这种扩展对服务使用者和提供者是透明的,扩展过程中服务不会中断,且会保证服务质量(现有IT服务的扩展缺乏弹性,且多会影响服务质量)
资源使用计量——与资源共享相关,在共享的基础上,服务提供者可通过计量去判定每个服务的实际资源消耗,用于成本核算或计费(现有IT服务管理模式下,缺乏对资源使用的计量)
在以上9个特征中,前5点是关于云的使用模式,而后4点是关于管理模式。把这些特性作为衡量IT服务云计算成熟度的指标,我们就可以定量地去评价一个具体的IT服务是否是一个云计算的实例。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认为如果一项服务具备了超过以上所包含的七项特性,就可以认为该服务是一个典型的云计算的应用案例。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每项指标都体现了一部分云计算的价值,我们不能“为做云而做云”,而是需要通过云带来价值。通过以上指标的衡量方法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我们从云中所获得的价值有多大。如果不制定这样一个指标,我们便失去了一个很好的“试云石”,很容易陷入到“为做云而做云”的怪圈中去,丧失了价值,也就丧失了云最初的动机。
只有当我们清楚地确定一个概念以及明确对此的期望时,这个概念才能真正被大家广泛认可,并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而真正发挥其潜力来造福我们的社会。因此,IBM云计算中心希望以这九个特征为指引,判断行云之路是否走对方向,切实地符合政府与企业在本土发展云计算的初衷。返璞归真,求云之本性,赴云之实践。
作者简介:
朱近之女士现由IBM美国总部派到中国担任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负责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推进IBM创新解决方案的应用,包括为政府和大型企业提供云计算技术和其他企业创新解决方案。
朱近之女士受聘为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之一。2010年初,朱女士出版了《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发展的基石》一书。
目前,朱近之女士是IBM全球传播团队指定的最具创新发言人之一和IBM软件部2009年“智慧人”之一。
朱近之女士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孙,家学深厚。她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并在牛津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拥有在三大洲的四个国家的丰富工作经验,包括美国、英国、印度和中国。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