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fastcompany》作者FARHAD MANJOO日前刊登文章《2012科技大战(The Great Tech War Of 2012)》,文章指出,亚马逊、苹果、谷歌以及Facebook等四大美国科技公司的确开辟了21世纪IT和娱乐行业的新格局,但有一点需要明确一下:这四大公司正处于“战争”的边缘。在未来的两年时间内,亚马逊、苹果、谷歌以及Facebook之间的碰撞将会越来越激烈,这种碰撞将会体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移动应用、社交网络以及更多的领域,毫无疑问,这样的竞争也将空前激烈。
在这四家公司中,任何一家公司都已经显示出了竞争方面的优异才华、战略能力以及高超的执行力,这些也致使世界上的其它科技公司陷入严重的困境。例如,惠普就曾经想凭借TouchPad,试图向苹果发动正面攻击,但该产品在推出的短短49天之后,就因陷入困境而被惠普抛弃,这种悲惨的结局也导致了惠普首席执行官李艾科丧失了惠普掌门人的职务。当然,微软的举动似乎就谨慎明智了很多。
亚马逊、谷歌、微软和Facebook之间的竞争也蔓延到了竞购其它公司方面,当传闻称Hulu要出售时,业界的传闻也立即产生,称这四家公司都是可能的竞购者,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们都需要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曾几何时,苹果主要生产消费电子产品、谷歌主要负责搜索引擎业务、亚马逊还只是一家网络商店,Facebook则是一家社交网络。但如今,所有的一切都似乎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这四家公司也从不同的业务,慢慢发展成为彼此的竞争对手。
在杰夫·贝左斯(Jeff Bezos)的带领之下,亚马逊也积极向数字媒体、图书发行等领域进军,而且亚马逊也推出了Kindle平板电脑,以及199美元的Fire产品,以此向苹果的iPad发起真正的攻击。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亚马逊的规模几乎扩大了一倍,亚马逊2010年收入达到了340亿美元,分析师预计到2015年时,亚马逊的年度收入将增加到1000亿美元,这一增长速度要超过史上的任何一家公司。
曾几何时,谷歌的目标就是收集和整理世界上的所有信息。但现在看来,这种目标已经微乎其微。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执掌谷歌的几个月时间内,就快速推出了社交网络(Google+),以此挑战Facebook,除此之外,谷歌还以12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公司,此举也是为与苹果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谷歌也在吸引一些制作人,为其YouTube视频服务打造原创节目和内容。在未来几年内,佩奇能够处理好这些事务,而且他也能够促进谷歌广告业务的持续发展。谷歌今年的收入预计将达到300亿美元,大约是2007年收入的两倍左右。
目前来看,Facebook仍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改变了人类互动的方式,同时也重新定义人们共享个人信息、图片等方式,如今又改变了人们共享新闻、音乐、电视以及电影的途径。目前,大约有8亿多用户能够使用“喜欢(Likes)”按钮。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收集了各位消费者的行为的数据,并加以利用,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广告业务的个性化。
亚马逊、苹果、谷歌以及Facebook都没有认识到任何“边界”的含义,它们都心安理得地向非自己的传统领域挺进,纷纷涉足零售、广告、发行、电影、电视、通讯,甚至是金融等服务。贝佐斯、史蒂夫·乔布斯、扎克伯格以及拉里·佩奇都瞄准了商业领域,并都开发相关的服务。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之下,每一家公司都变得越来越强大,并由此形成了四大巨头垄断天下的局面。
任何阅读此文的用户都可能是苹果、亚马逊、Facebook或谷歌的用户,而且多数还可能同时是此四大公司的用户。随着四大公司越来越多的侵占彼此的传统领域,消费者也越来越希望这些公司能够打造出越来越酷的产品。未来几年值得我们期待,四大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将超过四大公司在过去10年时间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四大公司的路线图
苹果、亚马逊、Facebook以及谷歌都没有谈及各自的发展计划,只是有一些消息透露这些公司接下来将会推出何种产品。对此,苹果新任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就曾表示:“这正是苹果魔力的一部分。”这种保密方式也激起了一些用户的热情,使得他们专心关注这些公司的下一步动向。业界也在猜测四大公司的重大战略计划:或许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四大公司都会生产出一些产品,而且这些产品也将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且也使得用户生活更加数字化,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一点似乎也是四大公司共同认可的一种观点。
首先,在上述四大公司中,每一家公司都支持乔布斯曾经所谓的“后PC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将依赖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它能够简易使用的小型移动设备。而这种发展势头又将提升各大公司的收入、现金储备以及市值。
其次,四大公司还认同这样的观点,即后PC时代的各种设备将会鼓励并刺激消费,因此,这些大公司都将倾力推出媒体产品和服务,例如图书、音乐、电影、电视剧、游戏以及其它各种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享受业余生活的产品和服务。当然,消费者也不是只使用数字媒体,他们也使用一些更容易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例如,79美元的Kindle就不是什么更好的阅读设备,但却整合了亚马逊本地化提供产品服务。另外,Fire也将配备亚马逊为平板电脑而重新设计的网站,以更加容易的方便用户购买亚马逊公司一直销售的实际商品,包括宠物食品、割草机等。无论用户在哪儿上网,无论用户何时上网,亚马逊的新平板电脑网站都能帮助用户进行交易。
再者,四大公司都很看重数据。用户在这些设备上的活动行为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样,这些大公司又开始利用这些数据。对亚马逊、苹果、Facebook以及谷歌而言,数据就是它们重要的生命线。数据不仅推动了新的更好的广告系统发展,而这些系统也是谷歌和Facebook所依赖的,而且还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想要购买的产品,这一点又正是亚马逊和苹果想知道的。此外,数据也支持了一些新的发明,例如谷歌的语音识别系统、流量图、拼写检查系统等,这些发明都是建立在大规模的不记名的客户数据追踪基础之上。上述三种观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后PC时代的设备与各个用户紧密相连。试想一下,用户拥有了一台家用台式电脑,但可能不会拥有一台家庭用的Kindle。读者在亚马逊网站阅读电子图书需要建立一个简单的帐号,一次只能由一位读者阅读,这一特点也使用在手机和应用方面。对于上述四大公司而言,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为这就意味着用户在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电子阅读器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与用户自己相关,无论用户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数据。如今,苹果、谷歌、亚马逊以及Facebook都有了自己的帐单支付系统,谷歌和亚马逊近期还推出了团购服务。
如果仅仅将四大公司的发展目标简单地看作是为了抢夺领地和资金,那可能就是大错特错了。苹果、谷歌、亚马逊以及Facebook等四家公司都坚定地认为,它们都有能力提升而不仅仅是取代当前的产品和服务。他们希望使用服务器的力量和软件代码来简化每一笔交易,以此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再为公司本身创造更多的利润。
第二节:“大战”不可避免
每一家公司都认同公司需要依赖硬件、媒体和数据等三大理念。例如亚马逊需要一个更好的媒体平板电脑来推动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其Kindle、MP3及其应用商店等。但是,如何避免惠普之类的灾难却是一个疑问。Kindle Fire配载了7英寸的屏幕,可以使用亚马逊的所有网上服务,此平板电脑的零售价格只有199美元,价格较低,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功能,甚至与苹果的iPad相比也不相上下。或许,苹果可能认为,Kindle Fire功能并不好,但如果此平板电脑有朝一日大获成功的话,那么用户自然会称赞Kindle Fire的优异功能了。
谷歌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网络服务Google+之后,业界就认为这是谷歌在向扎克伯格的Facebook挑战。Google+的“喜欢(like)”按钮可以被看作是产生与用户爱好相关更多数据的产品。那些数据完善了谷歌的搜索运算规则以及其它现在的服务,而且还帮助谷歌推出新的产品,所以谷歌自我完善的过程导致了其与Facebook之间展开了直接的竞争。
今年之初,曾有传闻称,扎克伯格也将推出“Facebook手机”。Facebook已经是苹果iPhone智能手机下载量最大的应用,不过如今,Facebook的竞争对手们都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网络产品,这些社交网络服务可能会抢占Facebook的部分用户。更为惊奇的是,苹果也已经在iOS 5中整合了Twitter服务,可以让用户从任何一款应用上发送消息,很显然,这一功能将会牵制Facebook移动服务的增长。佩奇如今已经建立了自己的Google+,亚马逊的Kindle也有了自己的社交网络功能,此功能能够把同一本图书的读者连接起来。扎克伯格需要需要采取措施来加以应付,并维持用户继续使用Facebook,因此不难看出,扎克伯格为了挽留用户,可能也会涉足硬件业务。
目前,有关这四大公司自身及其战略计划的新闻和传闻不绝于耳,可谓是铺天盖地。当然,要想了解他们的战略计划,还得需要从他们在硬件、媒体和数据方面的措施着眼。
第三节:利润游戏
2010年后半年,史蒂夫·乔布斯突然出现在苹果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有传闻称,乔布斯之所以出席这一电话会议,主要是为了庆祝苹果首次季度收入达到200亿美元,但事实上,乔布斯一直对Android耿耿于怀。当时,谷歌的这款免费版手机操作系统正开始蚕食iPhone的市场份额,乔布斯对此感到非常愤怒。为此乔布斯还对Android发起了攻击,称此系统存在诸多缺陷。除此之外,乔布斯还对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进行了抨击。
但在当时,乔布斯没有说明的是,Android的市场份额对苹果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据尼尔森的统计数据显示,Android目前大约占据了智能手机40%的份额,而苹果iOS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只有28%。事实上,尽管Android可能会占据智能手机市场70%左右的份额,但此结果对苹果的财务状况并没有重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苹果是从iOS设备中获得利润,而谷歌以及诸多Android手机制造商却不是如此。这可能正是苹果与其它三大公司之间主要的战略差异所在。苹果不需要通过主宰市场份额的方式来获得胜利,而其它公司则是如此,例如使用谷歌搜索或Facebook的用户越多,这些公司从广告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就越多。亚马逊也是如此,取决于市场规模,零售业是一个低利率的业务,也主要取决于业务量。
另一方面,苹果可以从其销售的每一部设备中获得巨大利润。一些分析人士估计称,苹果可能会从每一部iPhone中获利368美元。用户可能会买到价值199美元的iPhone,但那是在无线运营商给苹果支付补贴之后的价格。与之相反的是,谷歌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却让手机制造商无偿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谷歌在完成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这一交易之后,估计从每部电话中所获得的收入仍难以增长,因为摩托罗拉移动的消费者设备部门在过去几个季度期间一直亏损,因此,尽管谷歌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但苹果却从每一部设备获得了巨大利润。据一些分析人士预计,苹果约一半的利润都是来自智能手机业务。
从每一部设备中获得大量的利润一直是苹果的哲学,但在最近几年时间,苹果又给此计划增加了一些额外因素。过去,苹果的利率较高,其产品售价较高,苹果也因此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但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苹果也努力让这些产品的价格符合市场行情,并从中继续获得大量利润。
库克担任苹果新任首席执行官以后,还需继续苹果的这种势头,这可能也会成为其一项重大挑战。亚马逊将继续用牺牲利率的代价来赢取用户,而谷歌(以及Facebook)仍将努力像苹果那样,力求增加利润。谷歌的目标就是拓展Android软件业务,谷歌可以从每部Android手机中获得少量利润。但是,随着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交易的完成,谷歌也将可以直接从Android手机获得利润。研发、营销以及发行具有吸引力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需要更多的实质性的投资,这一投资数量当然会超过销售软件的投资。谷歌已经承诺将把摩托罗拉移动作为独立公司运营,但是其股东却无法容忍摩托罗拉移动多个季度亏损的局面,毕竟这可能会影响谷歌的整体利润或股价。总而言之,既然佩奇有意进军硬件业务,那么他也应当开始考虑库克在手机业务方面的做法。
第四节:危险布局
亚马逊、苹果、谷歌以及Facebook在竞争时似乎都拥有自己无懈可击的竞争优势,或者是保护体系。通过这些保护措施,这些公司都产生了大量的收入,以致于它们都能够自由地把钱花到新的风险投资方面。尽管有些业务并不具有较高的利润,但这些公司仍愿意这样做。例如苹果就努力进军电子图书领域,谷歌也投资数十亿美元用来打造智能手机和新的社交网络,但是要知道,这些业务都充满一定的风险因素,可能会无利可图,而且还会拖累各大公司此前的传统业务。
这些风险投资可能会给各自的竞争对手产生巨大威胁。Google+与Facebook的全球影响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如此,该服务还是会使扎克伯格及其工程师感到紧张。事实上,Facebook已经明显地抄袭了Google+的一些饱受赞誉的功能,例如较好的隐私控制和智能分类等,此外还推出了新的Timeline和自动共享等理念。扎克伯格必须这么做,只有这样,才能铲除那些引诱Facebook放弃该网站的因素,从而帮助Facebook留住这些用户。拉里·佩奇知道,扎克伯格对Google+担心的时间越长,Facebook就不会有什么时间来开发搜索引擎,因而也就减少了谷歌面临的威胁。这就是硅谷的生活特色,特别是那些有大量现金可烧的大公司更是如此。每一个进攻措施实际上就是最好的防御措施,每个措施都有着潜在意义。
第五节:电视业务的角逐
2010年春季,谷歌产品经理里斯·钦德拉(Rishi Chandra)在谷歌公司的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谷歌的下一个牺牲品,即电视业务。钦德拉将电视业务描述成为目前还没有被数字世界破坏的最重要的大众媒体。全球40亿在观看电视,仅在美国一个国家,电视媒体广告业务一年的收入就达到700亿美元。钦德拉许诺称,谷歌将“努力改变电视的未来”。钦德拉展示了谷歌的新设备,一个叫做“谷歌电视(Google TV)”机顶盒,此机顶盒可以将电视与网络相连。但是,谷歌电视业务却存在诸多问题,最终在发布几个月之后而惨遭淘汰。
在亚马逊、苹果、谷歌以及Facebook等四家公司中,每一家公司都认为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定义电视的未来,随着电视广告业务的良好发展,各大公司都瞄准了这一领域。无论如何,这一理念倒是不错。事实上,在谈到电视业务时,四大公司在此领域都表现得不太成功。当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另外,网络电视在提供节目方面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打造下一代的电视硬件似乎也非常困难。苹果电视(Apple TV)是首批将用户iTune视频库与电视进行连接的机顶盒,自从2007年首次亮相以来,目前已经过了数次改良,但仍然无法流行开来。乔布斯和库克都曾经将此产品视为是苹果公司“业余”产品,并放弃了这一产品。
尽管苹果在打造电视业务方面也花了不少功夫,但在此领域最具趣味的公司可能还是最被忽视的Facebook。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已经与数家电影工作室达成了交易,在其网站上播放一些电影和电视节目。但是,Facebook的真正力量就是促进用户就电视业务等问题展开对话。每一部电视居和每一位明星都拥有自己的“粉丝”页面,Facebook也从中准确地了解其8亿用户喜欢什么,还是不喜欢什么。成百上千万的用户借助身边的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来观看电视节目,所以他们就能够与全球的用户就观看的电视节目的进行交流。在9月底召开的Facebook F8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的电视业务与Hulu和Netflix进行了一些整合,并让用户完美地共享观看的节目。当然,这可能会有利于Facebook为用户带来更加互动的体验。
第六节:下一个史蒂夫·乔布斯
2005年,谷歌收购了Android。当时,Android工作团队已经花费了两年时间,研究他们认为可以成为下一个杀手级移动平台的操作系统。在收购了Android之后,谷歌也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来打造这一部门。2007年,Android硬件和软件的一些图片在网络上泄露开来。当初,Android颇具革命性的手机有点像黑莓手机,外观不太好看。
如今的Android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触摸手势(touch gesture)和应用功能系统促进了搭载此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日渐成为美国市场最主要的一款新手机。这一系统也验证了谷歌的威力和营销才能,不过,Android显然也是苹果iPhone的“后裔”。在鲁宾(Rubin)及其工作团队看到史蒂夫·乔布斯打造了新的智能手机之后,他们也按照苹果的图样重新制造了Android。可以说,这些智能手机都或多或少的效仿了苹果的功能。苹果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的发明尤为突出,这也激发了亚马逊创建了相关应用商店,也导到传闻称Facebook有意打造自己的智能手机产品,总而言之,在苹果的影响之下,其它三大公司也竞相进入硬件业务市场。这的确验证了乔布斯的一大理念——培育科技业界的下一个伟大产品不仅仅是苹果的最重要的事件,而且也一直是整个科技行业最重要的事件。
史蒂夫·乔布斯就是史蒂夫·乔布斯,由于他创建了苹果,苹果也因此拥有了长期的发展路线图,并据此生产出更好的iOS产品,并在移动领域以及Mac等领域创造了诸多发明,业界可以猜测,库克及其竞争对手们都将会效仿乔布斯着眼未来的方式。我们也知道,库克是一个运营天才。
在未来的两年时间内,贝佐斯、佩奇、扎克伯格等人都将会小心翼翼地开始角逐乔布斯的“首席革新者”称号,也就是说,四大公司也将为了荣誉而战。而在这几人当中,贝佐斯拥有推出新产品的良好历史,亚马逊的网络服务以及Kindle都是真正的新发明,改变并激励了整个科技行业的其它公司。据一些媒体报道称,即使是苹果的iCloud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依赖于亚马逊的云架构。贝佐斯看起来也好像更具备发明下一个大产品的气质。他曾在今年夏天的亚马逊年度大会上对投资者表示:“我们将进行发明创造。”
除了贝佐斯之外,佩奇也有着“另类思维”的基因,他的首席执行官风格具有快速、决策性等特点,并利用这一风格来快速振兴谷歌的发展。佩奇非常看重Android、YouTube和Chrome。佩奇曾在今年夏天的会议上向分析师们表示:“谷歌已经拥有了一些新业务——Google+、Commerce和Local等,我们对此感到非常激动,但这些产品仍处于早期阶段。”从这些产品中也可以看出佩奇的特点,过去,谷歌推出新产品时,例如电子邮件和谷歌地图等,总是会希望能立即击败其它竞争对手,但是,Google+则与众不同,此社交网络服务也因华丽的界而和一些创新的功能而赢得了业界的赞誉,但是,谷歌的社交网络服务还是与Facebook和Twitter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并不是完全彻底的新产品。佩奇曾经把每个谷歌员工的红利与谷歌击败Facebook连系在一起,即使是那些没有从事社交网络的员工,因此,当这位谷歌首席执行官在作出大胆的决定时,他似乎会等待更长的时间来考虑如何击败老对手。
第七节:扎克伯格时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Facebook与亚马逊、苹果和谷歌进行比较似乎并不公平。尽管Facebook的增长速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一些数据与其它三大公司相比仍存在不少的差距。例如有报道称Facebook网站2011年上半年收入为16亿美元,这一收入大约是2010年上半年的两倍左右,但苹果获得这一收入的时间只需9天。Facebook与谷歌在全球高达240亿美元的网络显示广告业务方面有着直接的竞争,谷歌非常看涨网络显示广告市场。作为一家一私营公司,Facebook的确可以摆脱一些审查,但是这种私营方式也限制了Facebook的发展,例如它就缺少为实施重大战略并购业务所需的大量的资本,也缺少资助工厂作业的资金,因而也就没有工厂来打造Facebook设备。
扎克伯格的雄心壮志和目标可能需要等到Facebook上市之后才能完全显现。Facebook的方式接下来也将反映出谷歌IPO(首次公开募股)之后的发展轨迹——它将从一个只有一项产品的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拥有多种产品的公司,它将使用现吸引的资本来摧毁所有的竞争对手。扎克伯格可能不是乔布斯式的,但是他在探讨未来几年的网络发展方式时,他似乎也可以滔滔不绝,特别像一个变革者。扎克伯格在9月下旬的F8会议上表示:“就像英特尔与摩尔的法则那样,我们的发展也要受此理念的影响,即每年我们的用户数量都要增加,增加、共享以及表达内容的用户数量也要逐年增长。我们可以展望未来,看到可能存在的事物。”扎克伯格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演讲者,与贝佐斯、库克和佩奇相比,他在效仿乔布斯的简朴技巧方面更胜一筹。扎克伯格在推出新产品时,也似乎具有乔布斯那样的战略眼光,而且也能够体现出乔布斯式的远见卓识。
Facebook似乎要打造所有的产品,例如从搜索到广告、到手机、到平板电脑、到电视业务、再到游戏产品等。在一些情况之下,就音乐或游戏而言,Facebook将和其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服务大规模听众的产品。但是,或将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看到扎克伯格独立打造出自己的产品。搜索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事例,Facebook与Bing(必应)的合作已经突出了用户好友喜欢的链接。或许Facebook搜索将会向纵深发展,并根据用户的社交互动情况来分离出各种网站。Facebook可能会动用对用户了解的一切,以及谷歌无法利用的方式来阐释用户的搜索业务。例如在输入“jobs”字样时,Facebook的搜索将知道用户是在寻找与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相关的新闻,而不是与求职相关。(Facebook知道用户拥有工作的情况,甚至还会知道用户在工作中是如何不尽心尽职。)
扎克伯格的应用战略也颇具雄心和魅力。在F8大会上,扎克伯格首次亮出了一系列Facebook媒体应用,这些应用可以让Facebook用户在不离开网站的情况之下阅读、观看和收听内容,并与其他好友进行完美共享。扎克伯格还拥有一些重要的媒体合作伙伴,例如《华尔街日报》、Spotify和Netflix等。如果扎克伯格能够把这些应用加入到社交网络的移动产品之中,那么他的手头上就将拥有自己的了致胜法宝——可以用在所有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设备而已,而且这些应用还可以吸引下一代的移动应用开发者。看吧,扎克伯格将给苹果带来巨大威胁。
第八节:与手机运营商关系
对手机行业创新产生制约的主要因素就来自手机运营商。对亚马逊、谷歌、苹果以及Facebook而言,全球无线和宽带公司既是福音,也是一种祸源。这些无线公司投资了能够支持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因此使得谷歌、亚马逊、苹果以及Facebook等四大公司的服务成为可能。但是,这些电话和有线公司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亚马逊、苹果、谷歌以及Facebook等四大公司发展手机产品的重要障碍。
从谷歌的历史来看,该公司曾经与电话公司之间有过非常困难的关系,但是,为了推动Android的市场顺利发展,谷歌又将不得不改变这种僵局。在电话运营商看来,苹果也是一大麻烦。在苹果推出iPhone之前,各大手机运营商都阻止智能手机用户安装其自己的应用,而且还想方设法地定期拆掉用户手机中与其收入渠道相冲突的硬件功能(例如Verizon曾经破坏了黑莓的全球定位系统功能,因为该运营商也在销售自己的付费地理位置服务)。但是,iPhone最终改变了这种怪异现象,可以允许用户下载自己喜欢的应用。苹果下一步可能还会在美国市场拓展运营商队伍,这也是苹果与通信公司博弈的重点所在。既然用户都可以在AT&T、Verizon和Sprint等公司买到iPhone,那么各家运营商也将被迫与其它对手在网速、价格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这一点,在苹果身上已经得到了验证。早在2009年,苹果推出了“iPhone网络”,从而能够将用户的手机网络与电脑网络进行连接,在此之后的一年时间内,AT&T也紧跟着推出了这一服务,随后的结果就是全球其它运营商也都纷纷仿效。如今看来,如果AT&T再次发威的话,那么用户还可以投奔到其它运营商。
一般而言,科技行业最好的公司保持巅峰状态的时长最多也可能只有10年时间。不过,现在看来,苹果、Facebook、谷歌以及亚马逊这四家公司可能是个例外。除了亚马逊之外,其它的三家公司都有视频电话服务,例如苹果的FaceTime、Google+ Hangouts和Facebook整合的Skype业务等。苹果的iMessage和Facebook的Messenger还可以提供文本、照片、视频以及群聊天等功能,这些功能似乎是在吸引用户通过互联网来达到通讯目的,而不是通过手机运营商。这些服务将有机会取代传统的手机短信业务,也将由此对运营商产生巨大影响。
第九节:付费业务
上述四大公司与用户面临的另一大障碍就是付费问题,也是这四大公司与信用卡公司之间的一大问题。用户通过iTunes、Android Market、Amazon以及Facebook来购物时,信用卡公司往往都要将用户支付的费用扣除一小部分,以此作为佣金。但对谷歌、亚马逊、苹果以及Facebook等巨头而言,这种扣除方式就是一个可怕的障碍,而且还影响了用户购物的效率,于是这些巨头也会质询——为什么要把这些现金转让给一个外来者?更为严重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外来者抢夺利益的问题,而是一个效率低下、不友好的问题,很少为消费者提供创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四大公司也想出了一些办法,首先是让消费者适应电话付费的理念,其次是鼓励消费者将其银行帐户直接与手持设备相连接,这样就可以省去了信用卡中介费。例如,谷歌刚刚推出了Wallet服务,旨在帮助用户利用手机来进行付费。不过,谷歌并没有将此系统称为是信用卡的杀手,事实上,谷歌还与万事达、花旗等公司合作,推出了Wallet服务,但是,如果消费者支持使用Wallet来付费,那么谷歌就可能会加入这一服务,并让其成为用户交易的主要付费渠道之一。另外,谷歌的这一服务不仅可能会伤及Groupon和LivingSocial(事实上亚马逊也是后者的主要投资者之一),而且也为会让网络支付行业的主导者PayPal感到不舒服。在Wallet宣布之后的几小时之后,PayPal就起诉谷歌,指控谷歌盗用了其知识产权,谷歌当初挖走了奥斯马·贝迪尔(Osama Bedier),因为奥斯马此前就担任PayPal的平台、移动和新业务部门副总裁,而现在却成了谷歌付费项目的负责人。
亚马逊和Facebook可能会将其网络支付服务转变到与钱包类似(walletlike)的移动应用方面,除此之外,Facebook还可能会打造出与PayPal展开激烈竞争的产品,推出这一产品以此作为Facebook Connect战略的一部分。苹果也拥有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但极具冲击力的支付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有传闻称,苹果已经在其手机中增加了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芯片,可以帮助用户简易地进行付费。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苹果的付费系统与其它公司的付费系统相比将具有两大优势:第一,iTune客户数据库将非常巨大;第二,就是iPad,此设备作为小业务的新型现金储存库,也将由此快速获得发展动力。另外,这两大优势又将帮助苹果增加交易量:例如用户到咖啡店购物,将iPhone手机对着装有现金库的iPad恍一下,交易就完成了。
第十节:从竞争走向灭亡
过去的一年中,科技行业一直布满了大量的丑闻,例如,苹果、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公司都因自己的手机产品而走进了专利的混战之中。这些公司相互间彼此起诉,宣称对方侵犯了自己的专利。而美国政府在微软等公司的教唆之下,也考虑对谷歌展开反垄断投诉和调查。这些举措并没有什么好处。就在今年夏天之后,苹果成功地阻止了三星在德国销售Galaxy平板电脑(搭载了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同时也成功延迟了三星在澳大利亚市场推出这款平板电脑。这种纷争也相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就设计及Android问题展开的激战,也加剧了三星与苹果之间的复杂关系,要知道,三星也是苹果最大的零件供应商。
这种专利纷争也可能暴露出谷歌支撑Android系统的知识产权存在一些问题,谷歌推出“免费开放”的操作系统,此举也导致了Android设备制造商被卷进了代价高昂的司法之争。这种局面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各大公司纷纷抢购专利,特别是移动数据方面的专利。例如苹果与微软曾携手报价45亿美元,力图从谷歌手机抢购拥有6000多项移动专利的北电公司。与此同时,谷歌也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及其1.7万个专利,此后,又与IBM达成了两项协议,收购了IBM公司的2000多项专利。
所有的这些专利纷争可能会遏制创新,因此,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完全没有创新,那么必将是死路一条。科技公司对较小的专利侵权往往不闻不问,但是,如今的专利纷争改变了这种局面,似乎每个人都有着起诉的本能。而且这些人也都没有看到微软因此而下滑的局面。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起反垄断案件审判之后,微软似乎就永远难以再恢复此前的霸主地位,这次诉讼案件花费了微软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其损失可能十年时间都难以补回。如今的专利大战也面临这样的风险:如果佩奇用来辩护Android的时间越长,那么其推动谷歌不断创新的时间就越少。
科技公司都是转瞬即逝的企业,其不可能因为一项老产品而经久不衰。一般而言,一家科技公司的鼎盛时期最多只有10年。当然,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谷歌可能会是个例外。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都有着自己的动力、纪律,而且也都非常年轻(库克除外,他今年11月份将满51岁)。另外,除了库克之外,其他三位都是公司的创始人,他们的个人魅力似乎证明他们永远不会对自己的打造的公司感到厌烦和疲倦。这些公司的市值以及强劲的收入增长速度应当有利于他们采取找遏制其它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公司进一步发展,例如,贝佐斯在看到Zappos和Quidisi即将对亚马逊构成威胁时,就着手将这两公司收购旗下。
无论如何,亚马逊、苹果、Facebook还是谷歌都不可能永远不衰。但是,随着各大公司之间即将展开大战,在这些大战过程中,彼此攻击对方就已经成为各大公司标准的运营法则,这些公司也将不可避免地偏离正道,或许有一天,硅谷的一些精明的小公司将坐收渔翁之利,在这些大公司的衰落之后,成为硅谷的未来领跑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