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随着2014年初那场旷日持久补贴大战的落幕,“土豪”一词也随之成为人们对滴滴快的的印象标签。殊不知,在疯狂补贴的同时,滴滴快的也有一颗精打细算的“心”——利用大数据构建更广阔的产业生态圈。
其实从2012年开始,滴滴快的便迅速网罗了360个城市中近两亿“打车族”。每天600多万订单生成,每个小时,数十万订单数据汇入滴滴快的后台。通过对这些人们出行数据的汇总、分析,滴滴快的构建出一套用户画像系统,由此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
随着2015年初两家公司的合并,打车软件行业已经从粗暴的跑马圈地走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花更少的钱获取更多的用户,也成为打车软件行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以简单的代金券发放为例,从用户按下滴滴快的界面的叫车键到系统启动用车通知“分秒”之间,在滴滴快的后台已经完成了多轮筛选:根据用户画像和用车需求,匹配位置合适的出租车,再结合实时的地理位置和运能状况确立给后者的补贴金额。
根据对用户数据的挖掘,在滴滴快的后台共呈现出两大类四种不同的消费习惯。代金券敏感型:发代金券才用、发代金券用的更多;代金券不敏感型:发不发都用,发代金券也不用。在滴滴快的的用户画像系统中,上述四种群体会被分别冠以屌丝、普通、中产、土豪的标签。
针对上述四类客群,滴滴快的后台的运营策略也会全然不同,最直接的就是代金券的刺激频率以及刺激金额,而对“代金券”免疫的土豪群体,则更多地需要在服务上做文章。
而在实际场景中,影响乘客对应用软件的使用黏度的因素要远比代金券复杂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滴滴快的对用户的“贴身跟踪”就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因此从用户打开软件到退出使用,其间的每一步情况都被快的记录在案:哪一天退出的,哪一步退出的,退出之后“跳转”到什么软件等等。
根据上述的运营策略,滴滴快的也实现了用户另外一个纬度的归类,分清哪部分是忠实用户,哪部分可能是潜在的忠实用户,哪些则是已经流失的;更进一步来看流失的原因:因为代金券没有了流失?软件体验不好流失?还是等车时间太长而流失?而这些都是下一步精准营销的依据。
除了用户层面的精打细算,在司机层面、出租车公司的所有相关方,滴滴快的也有着一套精打细算的策略。尽管基础信息大同小异,都包括人的基本信息、信用、行为信息等;也有一些通用的刺激手法,比如积分、礼物等。不过,不同的用户画像就对应了不同的刺激程度,而结合不同的场景,还是许多特殊的营销安排。
杭州市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基于司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滴滴快的发现每天中午或者是每天晚上10点以后,司机都会聚集在一些固定的地点,可能休息或者就餐。所以滴滴快的就会在这些场所提供一些工作餐或者是优惠食品,通过线下的活动来提升司机和滴滴快的的合作关系。
众所周知,精准营销的前提是对用户的清晰认知。不管是在乘客端,还是司机端,用户数据的汇总和挖掘都是精打细算的根本。也正是这些用户点滴的打车轨迹造就打车软件行业未来新的商业生态。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