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来源:ZDNet软件频道【原创】 2015年6月12日
关键字: 第七届中国云计算大会 厂商视点 青云QingCloud IT名人堂
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文/张晓楠):在不久前在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连续三次参加大会的青云QingCloud创始人及CEO黄允松接受了ZD至顶网的视频专访。云计算从几年前的火爆到现如今的理性,黄允松认为2015年才是云计算落地的元年。而云计算有朝一日像水和电一样人人都用但是没有人再去谈论,才是云计算真正成熟的一天,青云愿意做空气般存在的那个角色。
而对于云计算业界的标准之争、市场之争、传统企业的上云之路,黄允松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其中留给记者最深刻印象的是黄允松在多个场合所强调的:青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们希望这个行业多一些生态链条上的共建者,少一些单打独斗的垄断者。无论服务传统企业还是创业公司,青云拿出的都是100%的诚意。
2015年是云计算落地元年 评判标准有两个
ZD至顶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第七届中国云计算大会的现场,我们请来了青云QingCloud创始人及CEO黄允松(Richard Huang)接受我们的采访。刚才Richard刚刚进行了演讲,你说这是第三次参加中国云计算大会。实际上每年的热点都不太一样,云计算产业也是在风云变幻当中。你认为云计算发展这几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黄允松:我特别喜欢谈论这种话题,我觉得其实到2015年一切都在预期中,但是眼不见的就为虚。大概三年前我就给我的团队写了一封很长的E-mail,说2015年是云计算可能落地的第一年,这点非常关键。我们看它可不可能落地,最主要的判断指标有两个:
第一、传统的大厂会不会跳进来。这次就能感觉到,不管演讲还是展区,传统大厂几乎都在里面,甭管他以前是做ICT的、IT的还是做通讯的,包括做互联网的,所有人都在去做云计算,至少他们有一些Service出来,说明这件事是真的。就像很多年前比尔·盖茨很兴奋说我们终于要成功了,保罗问他为什么要成功了?他说IBM终于要做P了。因为传统的大厂他们很保守,决策链非常长,不可能行业里有个新趋势他们就跳进来。一般来说,传统机构的大老板们,他们的脑袋瓜子最主要不是看技术,而是看财报,所以他除非看到有回报的可能性,否则他是不会投资的,所以这一点至关重要。
第二、客户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今天我不知道别的公司有什么客户过来,就光我们QingCloud到达现场的大型传统机构客户就已经差不多有小10家了,而且不一定都是北京的,有很多从外省千里迢迢来北京。为什么他们有兴趣参加这种会议?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他们心态的变化。我这边有一个例子,不方便提名字,去年8月初我去南方拜会一个很大的银行管基础设施的总经理,我跟他第一次见面很不愉快,因为我相信云计算很重要,但是他觉得云计算没什么用,这是去年8月份。但是到今年一季度,他跟我之间就已经成了莫逆之交了,因为他自己能深刻地意识到云计算的重要性。这是我感到的第二个变化,就是传统的企业级客户已经really ready for cloud computing,他们可以去考虑这件事情,这是很重大的变化。
而看看去年和前年,我也参加了云计算大会,以我为例,我去年讲话更加偏技术,我甚至谈到我们怎么做I/O、怎么做网络虚拟化,谈的很细。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的听众,他更多是一些带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的人。如果有传统机构来的人,他们首要的出发点是过去看看云计算,看看行不行,他们还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但是今年大家更多谈论的是方案、是落地,这点很重要。而这个对于整个云计算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我相信2016年真的是遍地开花,几乎不可能看到还有哪一家公司不去用云的方式组织自己的IT链条、不用云的思维去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不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去开拓自己的市场机会。如果还有公司不考虑云计算、不关注云计算,我觉得差不多也就到头了,就可以考虑一下干别的了。
“互联网+”是IT基础设施的上层建筑
ZD至顶网:现在云计算好像没有“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这么火,这块主要指传统企业,尤其传统的制造业他们互联网的创新转型,这当中青云QingCloud能做一些什么事?你刚才说的青云的企业级客户还是金融的客户,还不是特别传统的企业,对于传统制造业,你们能做点什么?
黄允松: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上个星期在深圳跟上海和广东两拨人一起开会,我们谈论的主题就是工业4.0,中国就是靠华东、华南支撑着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所以我们在深圳开了这场会。我们能感觉到一件事情,不管中国人、欧洲人、美国人还是日本人,包括中国台湾的一些很大的工厂,都有人在里面。因为工业是一个很宽的领域,不像金融是很窄的,工业4.0对于整个工业来说,基本上是唯一的未来。我们要看到底它里面的内涵是什么?
我先讲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特斯拉的工厂。我相信各位都见过中国的很多先知先觉的朋友们到特斯拉美国工厂参观,最大的感叹是那个工厂一个人都没有,中国最先进的工厂也不可能一个人都没有,总得有人配备在那里,但是特斯拉的工厂确实一个人没有,这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系统,就是整个工厂的调度级管理系统。
在这里面,我觉得工业4.0第一个一定要自动化。第二,一定要有API吐出去跟别的工业系统联合,这个API比今天我们谈论手机上的App,有一个小游戏、有一个计费系统,还有道具的买卖系统要有意思多了。这个API告诉你怎么加工木材,那个API告诉你怎么测螺丝的螺纹,还有个API告诉你是怎么制作轮胎的花纹的。到这个程度,第二点事情需要做的就是API的设计、开发以及开放。第三件事情,不同的制造系统的整合的过程,这个地方有点像IT行业广泛存在的系统集成商。到工业4.0,工业界需要大量的这样的系统集成商。这三点都需要基于IT基础设施。所以什么叫云计算?云计算为什么我们会那么重视它?其实简单来讲,从创业的角度,从公司的角度,做应用程序是最简单的。但是我不认为现在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正确的时刻,对我们来说,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弹性的、极度敏捷、极度廉价的全社会共用的IT基础设施,这个IT基础设施的投资人是可以多样化的,可以是我们投资的,比如QingCloud投资的,就是QingCloud的公有云服务,也可能是客户投资的,就是私有云,也可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投资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叫它了,到底是公还是私?说不清楚。所以,投资方可以是多样化的,对于基础建设的投资方,就好像我们修高速公路,每个省的那一段是由当地的省主导投资的。
我们做青云的时候,为什么要Push整个IaaS和PaaS到这么深的层面,那么重视技术、对于成本的控制、对于敏捷性的提升?就是因为一切的,比如“互联网+”也好,工业4.0也好,O2O也好,所有的这一切,如果没有IT基础设施,一切都是白谈。“互联网+”和O2O在中国大陆最流行的两个东西,比如O2O,随便订餐的还是买菜的,还是买车票或是订酒店的,如果没有IT的CPU、内存、网络、安全、存储,没有这套设施,没有中间件的话,所有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说白了,你的APP写完之后跑在哪里呢?
为什么我经常讲青云要变成一种空气一般的存在,首先空气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第二、它是廉价的,因为空气几乎是免费的,除非污染太重,要买一个氧气罐,才要钱。云计算这个东西一定要变成看不见的一层,要被整个社会所忽略,到那个时候这个行业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如果我们还在谈论云计算,这个行业依然是幼稚的,就好像我们很少谈水和电。
现在云计算也好,大数据也好,多少人在热捧这些东西,但这是不对的。整个青云的基础就是大数据,没有大数据我们公司不可能这么一点人,我们需要十倍的人数才能运行好这么大的business。因为我们有足够的采样、足够的分析,才能形成足够的判断,虽然是由计算机判断的,但是它足够的准确,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去Run QingCloud这样一个公司。我很少在公共场合特别强调大数据,原因是大数据本来就是这个社会运行的机理,我特别喜欢一个历史学家叫黄仁宇,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有个观点很关键,他认为中国的历史,很大部分都非常成功,但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有一个地方是最大的失败,欧洲人的历史是用数字管理社会,中国人是用感觉管理社会。用数字管理社会,其实说白了就是大数据,就是领导做决策的时候,不要拍脑袋,而是需要大量数据、做好分析,最后形成一个结论,下面团队才去执行。这样才能保证这个社会的、国家的有效运转。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IT系统里面也好,企业级的各种保险、银行,或者制造业、或者农业,养猪、养鸡,随便什么,包括物流、零售,如果没有数据,怎么知道哪条裙子最好卖呢?所以在我看来,不管是“互联网+”,还是O2O,还是工业4.0,所有这一切都是云计算及大数据这些东西的上层建筑,我把它称之为Application。QingCloud发布的AppCenter也有这样的梦想,我们希望促进这个社会更加重视上层建筑,不要谈论QingCloud、不要谈论云计算和大数据,因为这些都是天然存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管理这些资源,让他们支持上层建筑。比如家居智能化,它靠什么?如果没有云端的能力,家居智能化就是一个笑话,不可能每个家庭都在数据中心托管个服务器吧,所以一定要有云服务商。这个云服务商,可以把它叫PaaS、SaaS、IaaS,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当用户想拥有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能力的时候,他只要想要,立刻就能拥有。所以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就是最底层的。
标准太多会锁定用户 青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ZD至顶网:你刚才讲的观点,让我想起有一句话:三流的公司做产品,二流的公司做品牌,一流的公司做标准。你赞同吗?
黄允松:非常赞同,但是我们不能做标准,因为我们IT行业的标准太多了,所以我们遵循现有的标准。比如IaaS层的输出,我们给用户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四个东西。计算我们出来的就是X86指令集、ARM指令集,我们可能还会加上Power指令集。但是不管是哪一个指令集都是没有经过修改的全虚拟化,意思就是它是百分之百标准的指令集,在人类所有的领域,只要是IT领域,所有的指令集就是这些,我们是不创建任何标准的。再比如存储接口,我们走的接口就是SCSI接口,这是一种非常规范的,在整个全行业广泛存在的,我们采纳的也是百分之百兼容的设备,我们不创建任何新的标准,比如我们刻意搞一个什么标准,我们走的就是标准化的,不管你是PC机,还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手机,或者是一台戴尔的服务器,HP的服务器,IBM的、联想的、曙光的、华为的,华三的,随便哪个公司的服务器都可以Run QingCloud。
为什么走这条路呢?我们这个行业太多概念、太多标准,我开篇的时候虽然讲的比较隐讳,实际上我带有一点批判的概念在里头,概念太多会使得IT用户的成本居高不下,任何一个厂商在制造一个概念,或者制造一个标准的时候,尤其是大厂,它的第一出发点不是为了让事情变得更简单,而是为了让自己公司的利润变得更高。
其实有很多东西,从标准的角度来说,你为什么需要去创建一个新的标准呢?我跟你之前聊天,可以用中文、英文,如果懂得日语,还可以用日文,为什么要创建一种新的语言,叫ABC Language呢?实际上设备间的通讯协议,比如设备间的发现协议太多了,但是你去看看那些协议,有那么大的区别吗?没有。但是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想到自己搞一套自己的东西呢?利益最大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锁定用户,我们称之为vendor-lockin。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非常不恰当的,我做青云的时候,始终强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什么我会强调这个观点?非常关键,一定不允许任何一个IT vendor垄断一切,这是不可以的。这个行业一定要薄薄的分层,每一层上面都有人在做,透过API的协作完成整合,让系统集成的能力变得更加突出,用户的选择面变得更宽,任何一个vendor都有可能被替换掉,在这里面没有人是永恒的。
很多人认为英特尔X86的指令集不可替代,当我们随着应用程序不断的由I到P到S,随着云计算慢慢的变成被透明掉,迟早有一天,也就三五年,云计算这个行业就会消失,变成看不见的一层,指令集就变得不再重要了,没有人在乎指令集是什么东西?当你在手机上定餐的时候,你会在乎这个指令集是用X86的CPU在数据中心处理的,还是用ARM的指令集,还是用Power处理的,你不在乎这个。随着IT系统大规模的集中,到那个时候我们今天一切看起来很正常的所谓的那种厂商控制的规范都不重要了,我们会迎来一个全新的API为王的生态时代,API全功能的开放,没有任何限制,几乎是免费的,这时候所有的创新都会在一刻之间迸发出来,因为IT太贵了。
我问你一个简单道理,你觉得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公司,除了他们对用户的垄断能力之外,它的IT垄断能力是不是它公司成功的一个巨大法宝?举个例子,就算你把马云更加擅长做电子商务,你也很难跟他竞争,不光光是他的电子商务帝国已经在那里存在了,更主要的是,你有那么多服务器吗?你有那么多带宽吗?你有那么多机房吗?你买得起吗?
京东这个公司作为后起之秀,尽管是不那么后起之秀的后起之秀,你可以问问京东公司在IT上的开销有多少,那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般的开销,有几个人能把这个东西真的砸下去,如果我们真的让IT行业走下神坛,如果IT成本只剩下1%的成本,社会创造力是不是会被很大程度的激活?我认为中国14亿人会懂得做生意的人大有人在,可能就是在中国的西部地区的某一个小地方,但是真的很有商业天分,但是他没有能力,因为他没有钱去投资基础建设。我们的责任,云计算行业的责任是让自己的一切基础建设变成空气和水一样廉价,这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你们可以看到,应用层的这个标准层面上的做法,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循现有的所有的标准,而不要去创建新的标准,并且随着我们的成功,我们这个行业,全行业的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压缩标准的数量,让标准越来越少。
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标准最后对消费者群来说,对于IT用户群来说都看不见了,我看得见标准,于是这个时候我的选择就变得很大了,我可以选择摒弃一些标准,拥抱更少的标准,慢慢的整个行业就全标准了。而越标准的东西,越适合大规模生产,平均成本越低,最终消费者会受益。其实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云计算相当于在做一个团购的业务,我们在团购IT资源层供应链上标准供应商们的产品,比如芯片、主板、电源、温控、操作系统、数据库,我们在团购这些东西,我们把它团购到手之后,再把它包装成一个标准的产品,API开放出来再给最终的消费者用。这个角度消费者看到的是云,没有看到零配件,当我们话语权慢慢涨上来之后,最后标准就可以捏的越来越少,全社会遵循这些精简后的标准,制造业的成本变得巨低无比,我们进一步反馈到前端,给云最终的消费者越发的便宜,这就是我们一直不停的控制成本的原因。我认为标准不应该再创建了,应该少一些。
ZD至顶网:但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需要牺牲很多暂时的商业利益,因为整个生态需要大家达成基本共识,这个问题要看一下市场的变化,或者说整个生态链的这些链条的变化。
黄允松:这个你也不用太担心,比如这次的大会,你注意到一个关键词没有,去年很多人都在讲混合云,去年我们公司也有一个同事甘泉讲了混合云。混合云是非常落地、很务实的、用于赚钱的话题,从QingCloud的角度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业务。为什么?技术和理想说的再好,最终公司成长到那一步,比如50年后的事情肯定是那样的,但是毕竟还没有到那个时候。所以我们要落地,看哪些地方是有收入的,毫无疑问混合云是有收入的。
回到你的问题,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对于所有的厂商,不管传统厂商还是我们这样的新晋厂商,其实都不用担心收入问题,因为从旧到新是十几、二十年,甚至几十年的事情,时间非常漫长,这个过程当中蕴含着大量转型期IT产业链升级的赚钱机会。这些钱足以让我们整个产业链的各个公司都很好的活下去,只要你谋求客户利益至上、社会利益至上,只要你的方向不错,你的公司就能往前滚动发展,最后大家会迎来一个完整的IT产业形态,就会变得非常完美。这个过程从最旧到最新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变化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充满了商业机会的,不管你卖设备,还是卖解决方案,还是卖软件,还是卖服务,包括特制化的开发,这里面都充满各种各样的商业机会。所以,对所有的厂商,不管是100多年的IBM,还是我们这样的新公司,都是拥有很多商业机会的。我们不希望担心他们的利益。
创业公司要懂得利用社会资源 不要凡事亲力亲为
ZD至顶网:但我们不希望通过收购、并购这种方式实现。下一个问题,刚才您提到了很多的电商的垄断企业,包括云,其实也有很多大的公司,包括IaaS公司,没有比较强的实力你没有办法来做IaaS。实际上现在有很多的初创公司、创业企业,比如做O2O的、SaaS的,他们都希望抓住这个好机会发展自己。对于初创企业,QingCloud能够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吗?另外比如无论你们作为服务的提供商,还是合作伙伴来说,你们能够在中小企业市场做一些什么样的布局?
黄允松:首先第一个问题,关于做公司的建议方面,前几个月一个小型的闭门会议上,我被邀请做了一个简短发言,他们大概在谈论梦想之类的话题。我当时讲梦想无论大小,只要方向正确,都是值得去努力的。我觉得我可以把这句话引申一下,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创业,不管像我们这种纯底层技术的创业,还是偏生活类、服务类或者工作流控制的、偏应用类的创业项目,我认为任何一种创业项目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和努力的,只要是它方向正确。千万不要开历史的倒车,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基本上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家有足够的智商和情商,这些人不好忽悠。所以,你选择创业项目的时候,方向一定要正确,这个正确不一定单纯从赚钱的角度,要对社会推动的角度是正确的,比如可以改善民生、可以降低社会的整体运行成本、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这就是正确的方向。所以给创业中的兄弟一个建议,方向至关重要。一定要顺势而为,而不要逆风行走。
另外,要懂得利用这个社会的资源。我觉得既然你都在做创业了,千万不要万事万物都自己做,因为这个社会资源的分层结构越来越精良。我讲一个小例子,完全跟技术无关的。比如我年纪还很小的时候,还在读书的时候,我爸爸那代人他们工作的时候,都是国有企业,有完整的人事部门、行政部门、财务部门,各种部门,一个企业相当于是一个国家一样,真的是每一种职能部门都有,真的是非常的完整。不管这个公司到底是化肥厂,还是钢铁厂,还是搞木材半加工的木材加工厂,所有的企业基本上结构都一个样,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体制。
但是你看今天的企业,我看到很多超级大的公司,人力资源部已经没了,人力资源都是外包出去的。比如会计部门,百分之八九十的业务已经外包了,可能一小部分才在自己公司内部,绝大部分的会计业务都外包了,就是财务部没了。现在行政部门也开始没了,最近美国有一个特别火到爆的创业项目,超级简单,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叫Magic,就是秘书服务公司,甭管你要干啥,就给他发一个短信,我要出差去长沙,发完就完了,就有人帮你把一切都安排好、处理好了。他有APP吗?没有,有网站吗?没有,完全靠短信。非常简单,你说我要洗衣服,人家帮你把衣服处理了。
你说它到底有多大的发展前景?这个我不敢说,不敢去评价它,但是至少目前还挺猛的。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整个社会层次结构越来越分的清楚;第二,每个层次越来越薄;第三,团队越来越小;第四,团队越来越专业化。最终会有人去做所谓的服务入口。所以,我给做创业的兄弟团队的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懂得利用这个社会的资源。举个例子,比如做餐饮也好、旅游也好、外卖也好、最后一公里的社区服务也好,有必要自己去做服务器托管吗?你可以用IaaS。你如果根本不关心技术层面的东西,你可以用PaaS,这是IT行业跟云计算相关的。
再比如说,你既然可以找得到,比如帮你做网络运营的光纤链路提供商,你有必要去租吗?没有必要,直接用别人的服务就好了。再比如大数据的分析,理论上大家都可以,实时数据可以走Spark,静态的历史数据可以走Hadoop。但是如果大数据工具本身的研发不是你的团队的目标,你完全可以用第三方的,北京这个圈子里面,做大数据的公司多了去了,不说有一百家,也得有十几、二十家,你完全可以跟他们一块儿搞。所以,一定要懂得focus your business,不要去碰所有跟你的生意无关的东西,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觉得这是我自己一个很深的体会,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在运行QingCloud的过程中,大量的使用第三方的服务,包括我刚才讲的AppCenter的理念,其实所有这些东西,不管CDN、安全、日志分析、大数据分析,如果从这个服务的角度,青云可不可以做?这个有很难吗?技术的东西只要你想做都能做,理论上。但实际上你不一定是这样的。怎么样去平衡,生意的成功真的是一门学问。我有时候讲,技术上的决策有些时候很容易可以反悔,生意上的决策真的要谨慎,千万不要觉得无所不能,虽然你很厉害,IQ、EQ都很高,自信心爆棚,但是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因为你在创业。你面临的竞争对手都是巨无霸。
比如2C领域,中国大陆非常绝情的,没有办法,你只要做2C,就一定面临阿里巴巴、腾讯这两家巨无霸的公司,但是我会鼓励所有有志于做2C领域的人去做2C,我们QingCloud会为他提供最廉价的服务。甚至如果你要是能够成功的游说到我,我给你免费的提供服务都没有关系,只要你成为新成长起来的那一级,因为社会的集中一定要多元化,过度的集中会让社会成本越来越高。比如淘宝给我们解决的很多问题,但是我相信你们作为媒体人,你们应该都做过很详细的分析,淘宝除了带来那么多好处,所谓丰富了人们物质层面的需求,解决了供给两方的问题,但是我相信你们应该比我更加清楚,淘宝对于整个社会制造业、商业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多强?所以,垄断肯定是不好的,一定要多元化。现在2C领域创业难,但是我还是会鼓励所有人去做。
第二个问题,我们会给他怎样的帮助?很简单,come to me, talk to me. 只要你能够让我相信你,我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另外一个层面,创业圈子也都认识我,大家知道我这个人很热心肠,我基本上平均每个星期,怎么着也得接待一个或者两个创业团队的人跟我谈关于创业的话题,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项目靠谱不靠谱,怎么做之类的。我也很乐于提供帮助,我不仅可以给你我自己做创业过程中的心得,我至少还能给你IT和能力层面的帮助,因为我有QingCloud公有云在那里。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